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十週年特別活動圓滿閉幕

2016年05月16日 10: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十週年特別活動閉幕式暨“經濟合作,創新發展”兩岸青年發展論壇15日在京舉行。(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5月16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 15日,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以下簡“清華海協”)十週年特別活動閉幕式暨“經濟合作,創新發展”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兩岸高校學生聯盟代表在活動中發表了《兩岸青年自主交流倡議書》,倡議兩岸青年學子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不避爭議,求同存異,以情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內生動力促進青年交流不斷發展。來自兩岸近十所高校的學生代表、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清華大學海峽研究院、清華大學臺灣校友總會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活動開場,清華海協會長謝孟希首先對協會成立十年來的艱苦努力和豐碩成果做了一個回顧,她表示,清華海協與兩岸近10所高校學生社團組成“學生聯盟”形式,通過兩岸互訪、實踐活動的開展,開啟了兩岸青年自主交流的模式,用“情感聯結、心與心交流”切實拉近了兩岸青年之間的情誼。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教授、清華海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樑、清華大學臺灣校友總會會長李祖嘉女士為論壇致辭,他們對清華海協十年來的努力和成果給予肯定,併為兩岸青年交流送上美好祝福。

  殷存毅表示,兩岸關係交流中,青年人的交流起到中華文化傳承的作用,年輕人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價值追求,更容易融洽在一起。他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兩岸關係走到了一個新的時期,或許還會發生很多變數,但希望兩岸青年情感的交流、中華文化的傳承不要因為政治因素而被阻礙。

  活動中,來自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等學生社團的青年代表分享了參與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經歷和感受。臺灣成功大學學生會會長林明儀錶示,在與大陸青年的交流交往中,對大陸各方面發展有了非常正面的感觀,大陸出臺的很多優惠政策,為青年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就業環境。如今,他已經決定到大陸就業發展。他提到,兩岸青年人在交流中應該“學會包容、謙卑和求同存異”。

  臺灣在陸創業青年代表烏仕明是臺灣學生中最早接觸陸生的青年之一,在數度參加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後,他從“對大陸概念非常模糊”到有了全方面的認知。目前,他已經申請到大陸求學,並開始在大陸創業。他認為臺灣青年應該大膽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在“既期待又擔心的過程中錯失很多機會”。

  閉幕儀式上,清華海協會長謝孟希代表“兩岸學生交流社團發展聯盟”,與來自兩岸高校協會學生代表共同發表了《兩岸青年自主交流倡議書》,倡議兩岸青年學子在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未知與挑戰時,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不避爭議,求同存異,以情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內生動力促進青年交流不斷發展。

  閉幕儀式同時舉辦了以“經濟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兩岸發展論壇。臺灣“中研院”院士、臺灣大學教授管中閔發表了以“亞洲經濟整合與穩定”的主題演講。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教授則從兩岸合作案例談及政策趨勢、制度創新與産業合作。他認為,兩岸關係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常態,兩岸應加強合作,民族情感基礎上,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並善用臺灣文化軟實力,建構互信和完善的法制環境。

  據悉,在十週年特別活動裏,清華海協還組織了兩岸青年學生到全國政協、國臺辦、百度總部等單位、企業進行參訪交流,並舉辦了兩岸熱點沙龍、青年圓桌論壇等活動。

  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成立於2006年3月,由清華校內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篤信兩岸青年交流之重要性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組成。十年來,海協一直堅持著“傾聽中國智慧、發出青年聲音、搭建友誼金橋、共創兩岸未來”的理念宗旨,在清華大學港澳臺辦公室、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清華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連續八年獲得“清華大學十佳社團”榮譽,持續推進著清華學子與臺灣的友好往來。海協作為“兩岸學生交流社團發展聯盟”的發起者和領導者,開創了兩岸青年“自主交流”的新模式。(完)

清華海協會長謝孟希代表“兩岸學生交流社團發展聯盟”,與來自兩岸高校協會學生代表共同發表了《兩岸青年自主交流倡議書》。(台灣網 普燕 攝)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