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當德化“跳刀”遇上臺灣釉水

2016年05月11日 10: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德化5月10日電 題:當德化“跳刀”遇上臺灣釉水

  作者 王雙季 林永傳

  在“世界瓷都”福建德化,有兩個兄弟,一邊傳承堪稱一絕的古老陶瓷跳刀技藝,一邊創新運用臺灣陶瓷釉水研發陶瓷新品。他們就是張氏跳刀第36代傳人張金圳與張金溪。

  10日上午,中新社記者在德化縣大元陶瓷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看到,張氏兄弟正在運用跳刀工藝製作陶瓷杯子:陶瓷坯體在轉盤上快速轉動著,他們手中的跳刀從杯底層層遞進一直延伸到杯口,一氣呵成;杯體紋路疏密有序,猶如一圈圈的年輪。

  待坯體晾幹後,施上從臺灣引進的青瓷翠玉釉或金斑天目釉,再經過1300℃高溫的煅燒,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瓷杯、瓷壺便新鮮出爐。杯外跳刀紋路精美有序,獨具匠心;杯裏釉面光潔細膩,色彩斑斕絢麗。

  跳刀曾與彩陶、繩印、色釉、青花等眾多技法一同並稱為中國古陶瓷裝飾技藝,在中國陶瓷歷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為高古瓷裝飾技法。但由於歷史遺物較為稀少及失傳已久,今已難得一見,即使在業界,也很少有人了解。

  張氏兄弟出生於德化縣龍潯鎮高陽村,從小接觸陶瓷,十幾歲時被張氏跳刀第35代傳人張金福看中,開始拜師學習張氏跳刀基礎技法。

  20多年來,他們熟練掌握了張氏跳刀技藝,2011年在德化縣城關創辦張氏跳刀工作室,同時成為張氏跳刀第36代傳人。為進一步鞏固和發揚張氏跳刀技藝,他們還先後赴北京、上海、臺灣等地拜師訪友,受到徐朝興、徐曉峰等大師、學者的精心指點。

  跳刀刻花過程,技藝神奇,其表現狀態用其他裝飾方法難以達到。但張金圳説,神秘的跳刀技法其實並不複雜,陶工將坯體放在飛轉的轆轤上,手執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與坯體相切,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産生急促有力的跳動,而使刀頭對坯體進行斷續而有規律的浮雕式刻花。

  他認為,跳刀不是種單純的裝飾技藝,它隨性、自然,以清純、大氣的本性,表現出陶工的特定意圖,為人們傳達出特殊的形式美感。

  除專注傳承、發揚跳刀技藝之外,張氏兄弟還致力於創新研發新品,填補德化瓷市場空白。

  他們創新結合臺灣釉藝産品,尤其以臺灣青瓷翠玉最突出。臺灣青瓷翠玉,以流釉結晶的方式氧化燒成,源自宋代天目彩釉,色彩渾厚亮麗,結晶紋路千變萬化,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蚯蚓紋”。

  “你看,就像是蚯蚓爬過的痕跡,也被稱作‘地圖釉’,好似一幅生動的地圖。”張金溪説,“既可品茶,也可欣賞釉色,養眼養心,一舉兩得。”

  公司展廳內,在張金溪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施以各種釉色的茶杯,顏色鮮亮,色調柔和,很是惹人喜愛。一種叫金斑天目的茶具,也是來自臺灣的釉水,以黑色襯底,表面流紋或斑點呈金色,顏色晶瑩剔透,裝飾效果獨具一格。

  “我們想把張氏跳刀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來了解這項工藝。”張金圳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