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青看兩會:希望參與到大陸未來的發展建設中來

2016年03月22日 21: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七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22日在京舉行。(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3月22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七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京舉行,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臺灣學生,在北京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及經常往來兩岸的青年代表30余人參加了論壇。論壇圍繞剛剛閉幕的2016全國“兩會”、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等話題展開交流,與會的臺灣青年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希望參與到大陸未來的發展建設中來。

  論壇伊始,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首先介紹了民革中央的歷史淵源,並就全國政協委員如何在“兩會”上履職與大家分享了心得體會。她提到,在本屆“兩會”上,民革中央聯絡部所做的9篇提案中,有2篇是在臺青沙龍活動中,與臺灣青年朋友們一起協商完成。在“兩會”上,政協委員們在民生、經濟、綠色環保産業等方面都發表了很多好建議,其中也包含著臺灣朋友們的心血和辛苦。希望有更多臺灣青年參與到民革的青年觀點活動中,提出更多好建議。

  “這次‘兩會’,讓我們清晰了解到了大陸對臺政策的‘變’與‘不變’”,財新傳媒公共政策欄目編輯徐和謙發言表示,在大陸求學、生活、工作的臺灣青年人是最直接面臨變化的人,此次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明確提到對在陸臺商已有的優惠政策不會因臺灣政局的變化而改變,這無疑是讓奔走兩岸的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臺生王裕慶説,“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他認為,現在的臺生很可能就是未來的臺商或是居住在大陸的臺灣同胞,大家應該更關注大陸“十三五”中涵蓋的包括社會保障、醫療、創業創新等方面的各項建設,因為這些是與臺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同時,針對之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希望大陸釋放更多善意”的言論,王裕慶提出,善意不是單向的,臺灣方面也應該給予同等的“善意”回應,比如在推動在臺陸生的健保、就業等領域採取積極措施。

  “作為奔走兩岸的臺灣青年,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締結兩岸關係橋梁的力量,充當兩岸強勢力量對衝中的緩衝帶,發揮自己的時代作用,避免中華民族的情感割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許晉銘説,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雙方應該用寬大的胸懷真誠對待彼此。

  隨著兩岸交流交往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希望到大陸發展。座談會上,臺灣青年對於在大陸發展的議題討論熱烈。北京科技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學生陳怡仲在臺灣上大學時曾參與過創客中心的創建,但他感覺“大陸的創業氣息和人才聚集比臺灣更為濃烈”,大陸在鼓勵年輕人方面的能量和向前走的動力,讓人“驚訝”和“震撼”。他認為,臺灣青年應該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十三五規劃”中,找到發展的空間和機遇。

  徐和謙也提到,在一項針對在陸臺生創新、創業的調查中發現,61%的臺生希望畢業後能留在大陸發展,他建議有關機構創立一個培訓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引領小組,幫助他們更好進入大陸社會,參與大陸建設。

  北京海旺昌勝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百勝説,很多臺生在大陸可能不會去看《新聞聯播》,對於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可能也不是特別了解。他倡議多一些“新媒體”的宣傳渠道,讓更多的臺生,甚至臺灣的民眾都可以清楚了解相關資訊資訊,參與到大陸的“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完)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首先介紹了民革的歷史和淵源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首先介紹了民革的歷史和淵源,她就全國政協委員如何在“兩會”上履職與大家分享了心得體會。(台灣網 普燕 攝)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許晉銘説,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臺灣青年應當充分發揮締結兩岸關係橋梁的力量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許晉銘説,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臺灣青年應當充分發揮締結兩岸關係橋梁的力量。(台灣網  普燕 攝)

北京海旺昌勝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百勝希望多一些“新媒體”傳播渠道向臺灣同胞傳播“兩會”聲音

  北京海旺昌勝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百勝在論壇發言,希望多一些“新媒體”傳播渠道向臺灣同胞傳播“兩會”聲音。(台灣網 普燕 攝)

民革中央第七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與會者合影

  民革中央第七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與會者合影。(台灣網 普燕 攝)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