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5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研討會”的嘉賓、學者在中華孫氏文化園中的孫中山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大公網記者李柏濤 攝
大公網保定10月17日電(記者李柏濤)由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台灣網”聯合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中華傑出青年經貿發展促進會、河北大午集團、中華孫氏文化園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研討會”,今(1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中華孫氏文化園舉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數十位兩岸知名學者,從孫中山的事業、思想與現代文明,孫中山與近代中西文明的融會,孫中山與中國傳統文明,孫中山與中國現代文明的發展,孫中山與臺灣,孫中山與祖國統一等議題展開深入和廣泛的研討。
台灣網常務副總裁田雲鵬代表主辦方致辭。 大公網記者李柏濤 攝
田雲鵬:孫中山是兩岸同胞寶貴財富
河北大午集團創始人、監事長孫大午主持研討會開幕式並致歡迎辭。
台灣網常務副總裁田雲鵬致辭時表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是受到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今年適逢中山先生逝世90週年,我們特別選在中華孫氏文化園舉辦這場研討會,就是希望兩岸同胞共同珍惜這筆寶貴財富,更好地挖掘、繼承和弘揚先生的博大思想和崇高風範。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願在座各位一道,為“共謀民族興,共圓中國夢”、為實現“與諸民族並驅於世界”的光榮願景奉獻一己之力,以告慰中山先生和無數先賢。
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吳義雄致辭時表示,孫中山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光輝遺産,本次研討會也得到兩岸各地學者大力支援,臺灣學者更是跨越海峽前來與會,令人感動,必將讓我們在孫中山思想研究方面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趙怡:兩岸文化交流應無日無刻
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怡致辭表示,兩岸文化共用一脈,參與文化交流的人也沒有任何年齡、性別、黨派、意識形態之別,所以兩岸的文化交流應該是無日無刻進行的。趙怡認為,無論兩岸關係將來如何發展,民間交流所帶動的兩岸民間感情的融合都是不會改變的,發揚中山先生的不屈革命精神,就能在兩岸大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臺灣中華傑出青年經貿發展促進會創會理事馮復華致辭時表示,今天我們不需要在異國當奴隸、能夠享受幸福生活,都應該感謝當年先賢們的付出。近十年來,臺灣各政黨之間壁壘分明,但傑青會是少數能夠相容並包、多元共榮,吸納最多全臺灣學生領袖與精英的青年社團。傑青會傾力於鼓勵讓青年的智慧與創意在社會公義領域發光發亮,為兩岸以及華人世界的和平共榮出策獻技,並實現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志。
孫中山先生嫡孫女孫穗芳女士敬立的孫中山先生銅像。 大公網記者李柏濤 攝
在主題報告環節,在開幕式後的主題報告階段,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林家有以《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文化發展的走向》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孫中山的許多思想、主張,對於近代中國文化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研究孫中山文化發展的路向,對於我們復興中華文化和國家的文化建設都具有重要啟迪,那就是正確地區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東西方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採取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吸收。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邵宗海呼籲,勿讓研究孫中山思想的兩岸青年人才産生斷層。 大公網記者李柏濤 攝
邵宗海:孫中山讓中國走中國人自己的路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兼院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邵宗海指出,中山先生提倡民族自覺精神,中國問題的解決方式,是將中國置於世界範圍內,並實事求是地結合中國國情,讓中國走中國人自己的路。邵宗海續指,孫中山先生是兩岸重要紐帶,是能促進兩岸統一大方向的共同基礎,希望兩岸都能促進兩岸青年來共同研究孫中山,不要讓研究孫中山思想的兩岸青年人才産生斷層。
與會者均認為,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建立和捍衛民主共和國奉獻終生。在長期革命生涯中,中山先生形成了以“三民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熔鑄西方先進思想和我國優秀文化于一爐,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歷史內涵。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事業,不僅在近代中國的歷史演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建構新型國際關係體系、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孫中山先生嫡孫女孫穗芳女士在中華孫氏文化園外敬立的孫中山與宋慶齡銅像。 大公網記者李柏濤 攝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