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老照片
東南網10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李熙慧)今年9月,長樂營前海星村進行拆遷,涉及營前新街的騎樓文保建築。經過本報調查反饋之後,長樂有關部門將劃在拆遷範圍內的騎樓重新進行調整,對涉及的民國騎樓予以保護。
福建本地學者研究發現,這條短短不到一公里的騎樓街道,竟然是上世紀20年代知識分子對中國農村建設的努力。模範村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保留下來的示範點,並在去年成為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實踐基地和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鄉村建設研究基地。同時,它還被省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會列為鄉建文化實踐基地。
孫中山秘書試驗模範村
營前,古稱瀛洲,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屯兵設營於此,故稱營前。來到營前模範村,道路兩側是顯眼的騎樓,向西一直走到閩江邊,可以清楚地看到羅星塔就在江對面。沿街的騎樓大都是一層店面,二層居住,走到其中一戶人家中,發現內部的設計別有洞天。
外面涂滿了水泥,可一進門是中式寬敞的天井,排水管道造型是竹節式從房頂迂迴到大門兩側的內部,將雨水排入下水道。二層和一層的房間環繞著天井一圈,二層裝有中式的木窗與天井隔開。
“房子使用已經快90年了,可品質還是很好。”當地居民陳先生説,以前在騎樓靠近江邊的地方,設有農貿市場、碾米廠,很是熱鬧。對面就是馬尾,船隻往來便利,很多人都來此做買賣。
黃展雲研究會學者、後裔陳熙先生介紹,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批愛國志士展開了“中國鄉村建設運動”,山東鄒平、河北定縣和福建長樂成為三大試驗基地,長樂營前模範村即是黃展雲的試驗基地。
1928—1933年,辛亥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秘書、時任福建省農工廳廳長黃展雲踐行“三民主義”,前來試驗模範農村,與其助手、周恩來留法同學黃朝平一起成立了“營前鄉自治委員會”,實行地方自治。
在此後的五年多時間,進行一系列改革和建設。包括在鄉村設立農工銀行,發放農貸,扶持農民發展生産;設立成人班、婦女班、夜校掃盲班和鄉村幼稚園;開辦農貿市場和多個工廠,全力發展工商業;開展衛生防疫,建西醫醫院,推廣接種牛痘;組織警備隊,維護社會治安等。
在那個沒落和離亂的年代,如此的理想和試驗顯得與眾不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不賭不嫖,甚至不隨地吐痰等文明氣象,自然也讓營前成為當時中國農村的“模範”。但這些改善民生的改革,後來為當局所不容,1933年8月,“營前模範村”被撤銷。
長樂營前模範村現狀
黃展雲先生
騎樓成早期商業地産
“在泉州南安華僑經濟繁榮的地方,也有和模範村類似的騎樓,有些商業至今都很繁榮。”華僑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梁春風説,以南安官橋立新街為代表。這些騎樓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很可能和當時的農村建設觀唸有關。
他説,20世紀初,福建各地農村社會呈現出衰敗景象,農村生産關係基本上還停留在封建的中世紀時代。土地問題嚴重,耕地荒蕪、地價下跌、生産凋敝,鄉村土匪活動猖獗,廣大農民生活絕對貧困化。
1929年,黃展雲發動農民改造閩江河灘,打入木樁填土為地,不佔用一分農田,建成了一條大道,道路旁蓋起一色兩層高的樓式店舖,形成全新的商業街,人們稱為“新街”。
新街騎樓樣式,灰磚樓房,每十幢間辟有小巷,利於交通與防火。騎樓的屋頂,都有相通的平臺,每兩戶合建一座進出屋頂平臺的半亭式分厝,樓前則有避雨人行道。除店舖外,還建有郵局、海關及其他服務設施。
陳熙介紹,建設“新街”,黃展雲的初衷是用一間間騎樓從地主、鄉紳的手中換取土地,再無償分配給赤貧的農民,以實現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隨著商業街的落成,大批商店的開業,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商業網,貨暢其流,市面繁榮。
黃展雲又在江邊新尾街一帶修建大型農貿市場,木頂棚、水泥地,貨架攤位排列整齊,既遮風避雨,又便於管理。漁業基地就近設在農貿市場附近,即捕即銷,減少中間環節,採購更為簡便,極大地繁榮了當地農村的經濟。
1929年11月,柳衣刊登在《福建民國日報》上的《營前模範農村遊記》中就寫道:“從街頭到街尾,並沒有車馬的喧囂與男女的奔雜。……理髮店、青果攤、點心鋪等居多,除丁柴店和米店,大菜館也有一個,雜拌的蘇廣鋪也有,什麼手電啦,手巾啦,票包啦,以及許多化粧品,引得許多不見世面的長髮辮的鄉姑娘圍著看。”
陳熙説,1929年11月到12月,《福建民國日報》連續刊登柳衣的《營前模範農村遊記》,真實地描述了當時營前模範農村在孫中山鄉村建設思想指導下呈現出的新面貌。
作者:李熙慧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