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浙江象山漁文化巡展 臺灣“如意娘娘”回鄉“省親”

時間:2015年09月15日 09:36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浙江象山漁文化巡展臺灣“如意娘娘”回鄉“省親”

  臺灣富岡新村村民護送海神媽祖的妹妹“如意娘娘”回到原籍石浦鎮“省親”現場。 何蔣勇 攝

  臺灣富岡新村村民護送海神媽祖的妹妹“如意娘娘”回到原籍石浦鎮“省親”現場。 何蔣勇 攝

  中新網寧波9月14日電(記者 何蔣勇 見習記者 李佳赟)鑼鼓聲起,魚燈尾隨而出,形成魚貫狀舞姿。14日,在喧天的魚燈鑼鼓之中,作為第十八屆中國(象山)開漁節的系列活動,一場聲勢浩大的“漁文化大典”在浙江象山石浦舉行,而臺灣富岡新村村民護送海神媽祖的妹妹“如意娘娘”回到原籍石浦鎮“省親”,也讓這場漁區民俗文化巡展多了厚重的鄉思鄉情。

  在逆流搏進、半月斜影、迴旋穿插、鯉魚跳龍門的燈舞中,18隊魚燈龍騰魚躍的舞姿游動在全場,演繹著“獨佔鰲頭”、“鯉魚跳龍門”的吉美之意。而佩戴青紅藍三色臉譜,手持虎牌、三叉戟、手銬等古代刑具,由臺灣臺東富岡新村帶來的“官將首”表演,則蘊含著臺灣漁家祭祀的押煞保駕的寓意,也拉開了媽祖如意省親迎親儀式。

  據悉,媽祖被譽為海上保護神,但在象山東南漁山洋中有一座海島,名叫漁山島,當地漁民虔誠供奉的是他們自己的海神——如意娘娘。1955年,漁山島487名漁民隨駐島國民黨軍隊退居臺灣,抵臺後,被安置在富岡新村,因思念家鄉,該村多數是漁山島村民及後裔,又被稱為“小石浦村”,併為如意娘娘新建了海神廟,祈禱漁家討海平安。

  擊鼓鳴鐘,供奉福禮……如今,臺東“小石浦”後人率村民代表五十余人護送著“如意娘娘”像回到象山,和象山石浦東門、東豐、漁山等村主拜人及老漁民、群眾代表,一齊向媽祖娘娘、臺東海神廟如意娘娘鞠躬致禮。漁民們用古老的儀式,來祭祀海神以祈福求佑。

  臺灣富岡新村代表、“亞洲飛人”柯受良胞弟柯受雄表示,此次帶來的“官將首”表演融合了臺灣藝術民俗文化,希望將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的美好寓意帶給象山漁民,為即將出海的漁民保駕護航。

  柯受雄説,臺東“小石浦”與大陸同宗同源,雖然祈福形式上雖然略有不同,但整體的海洋民俗文化是一致的。他希望兩岸的“石浦人”,能更加自由地進行文化交流互訪,將這項古老的活動繼續延續下去。

  在柯受雄看來,今年在媽祖如意省親迎親儀式中,兒子柯有駿的參與就是一種傳承。“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象山開漁節,我在隊伍中也擔當了打鼓、抬轎等工作。一直聽聞父輩講起象山石浦村,我曾經無數次遙想過故土的風土人情。我想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無論是儀式還是情感都有很多的共通點。”柯有駿説。

  遠處,“日思夜想念故土,情同手足勿離分”的老腔頌唱正在吟唱。蘊含了“媽祖”等民俗文化形象的中國(象山)開漁節,不僅成了聯結中華漁文化的紐帶之一,同時也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