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學生撰文:你與陸生做朋友了嗎?

時間:2015年08月25日 09: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約莫兩年前開始,我開始接觸陸生。從“沙發沖浪”(借宿)的接待,到校內擔任陸生學伴,我都很享受每個與陸生交流的瞬間。但兩年前的我,原本如同現階段很多的年輕人,排斥任何有關對岸的事物,包括來臺灣唸書的陸生。  

  會有這麼大的改變,要感謝政府及我這“不擅與人説不”的個性。要是沒有來臺自由行的政策,就不會有對岸的朋友來住我家,要是當時沒有勉強讓自己同意讓他們來借宿幾晚,我想,今天我恐怕是還活在過去那對大陸有著反感的印象當中。  

  兩年前,我對“大陸”這詞彙是沒好感的。至今我還記得那年的仲夏夜,我收到陸生的住宿請求時,心中溢出的五味雜陳。按下了接受並與他們聯繫時,心中還存在著些許的擔憂,總覺得就要這樣認識自己向來不太正視的華人,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怪異。 

  那時候的我,熱衷與外國人交流,只要是外國人的住宿請求,我都會毫不考慮的接受,莫名且十足的崇洋媚外。直到信箱內出現了一封陸生的住宿請求、滑鼠點擊了確認後,我才開始正視與陸生往來的這件事,也開始省思自己對待外國人的態度。 

  老實説,當時的我,真不曉得該怎麼與自己同文同種但分隔兩岸的同胞接觸,直到見著了他們、一塊生活後,我才在他們來臺的這些短暫的旅行中,踏上了一條熱愛與陸生交流的道路。

  我總説是陸生帶著我認識臺北。平時在臺北城生活,從小到大,週末充斥的是各種的補習班課程,沒有時間四處遊山玩水,但自從上了大學、自願擔任陸生學伴後,在空閒的週末跟他們一起挖掘臺北的美麗,我才開始漸漸的對我所生活的城市積累一點一滴的認識。  

  因為跟著他們,我才知道臺北的靜謐、整潔與友善,因為在途中跟他們交流,我才知道原來大陸並不如我憧憬中的那麼華麗、但也沒有比我所想像中的臟亂。

  在這些閃耀但短暫的交流中,陸生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從表層的詞彙用語不同、美食美景相異到核心的思考層面的差別,在在的,他們都讓我瞧見真實的神州大地,也讓我意識到大陸與臺灣的同與異。 

  我一直都很嚮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未來打算在對岸唸書及發展,透過了陸生,讓我知道真實的北上廣深的打拚生活,也讓我的夢想較為切實。 

  我總喜歡與他們交流,因為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總是收穫良多,兩岸思考方式的迥異,總是帶給我萬分的驚喜。他們告訴我許多我從未想過的事,給我“科普”了新的中國大陸,與我分享許多不是我自己在臺灣皓首窮經就能悟得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因為他們,我彷彿不只是與對岸同步,好似也與世界接軌。

  在這些交流的日子中,我總在想,雖然我們同文同種,但在這分離許久的時空中,陸生因為背景的不同、面對的歷史也與我們大有差異,所塑造出來的民族性格和我們有天壤之別。

  總説陸生是狼、而臺生是羊,但究竟是狼或是羊,其實沒有那麼的重要,關鍵是在未來,兩岸該如何一同面對不斷轉變的國際情勢。十年後,就是我們這一輩的時代了,要如何在未來攜手並進、放下不必要的執著、共創雙贏,才是我們最需要多關切的議題。

  一個人可以走的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遠。因為接觸了陸生,讓我自己的國際觀時常刷新,也燃起了自己對歷史及政治的愛好;也因為接觸了陸生、瞧見他們認真好學的態度,我才更琢磨于自己的專業。

  我知道並不是每個對岸的學子都奮發向上,但光是那些少數的孜孜不倦學子,就夠我們不斷的砥礪自己、別再胡混了。

  改變,或許痛苦;但不改變,更痛苦。二十歲以前的我,不喜歡與陸生交流;今年,我二十二歲,熱愛與陸生交流。

  而你,與陸生,做朋友了嗎?(作者:張敬儀/臺北商業大學學生,來源:臺灣《旺報》)

[責任編輯:齊曉靖]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