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從大陸影視演繹“兩蔣”看40年兩岸關係大起大落

時間:2015年04月02日 09:2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鄔寧寧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清明將至,昔日臺灣島內“慈湖謁陵”的一幕幕已成過眼雲煙。蔣介石1975年4月5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40年過去了,但對兩岸百姓來説,與蔣介石、蔣經國、宋美齡甚至蔣家後人有關的消息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對他們的解構和評價似乎從沒停止過。今年3月臺南校園蔣介石銅像被強拆,去年底臺媒傳“蔣介石戎裝騎馬銅像將亮相浙江奉化老家”,以及大陸熱播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建豐同志(即蔣經國)”只聞其聲未見其人,但“用人要疑、疑人要用,關鍵是要用好”等臺詞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這些新聞或現象背後,兩岸到底如何看“蔣氏父子”?

  大陸影視作品中的蔣介石遠比臺灣的“豐滿”

  2014年11月底,臺北市中山堂。一場“低調而隆重”的實驗話劇正在上演,這部劇名叫《再見》,講的是兩位中國近代史上最叱吒風雲的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另一個時空見面的場景。在劇中飾演毛澤東的是臺灣演員、主持人侯冠群,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談政治,就是想探討一下生命意義和生死哲學。而且,這是在臺灣的舞臺上第一次出現蔣介石。”

  40年來,蔣介石在臺灣的形象變化繪出了一個完整的跌落曲線。對臺灣影視娛樂生態很了解的侯冠群回憶,當年蔣介石在臺灣的地位,甚至高到了沒有任何影視劇敢正面演繹的程度,“可以這麼説,我的記憶當中,臺灣熒幕上幾乎沒有過蔣介石和蔣經國的形象,從沒有人正式扮演過他們。因為當時在臺灣,蔣介石是一個被神話的人,而且那個時候是瞧不起演員、瞧不起娛樂圈的,當局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演蔣介石。”

  如果説蔣介石的形象很少出現在臺灣的文藝作品中,相比之下,在大陸,這位歷史人物卻是影視作品中的“常客”。上世紀70年代末拍攝的《大渡河》《吉鴻昌》,把蔣介石的形象搬上了大陸的銀幕上,但戲份並不多。據説當時飾演蔣介石的趙恒多為演好這個人物,想了很多辦法,弄到一些海外出版的有關蔣介石的傳記和著作。他反覆琢磨蔣的性格和神態舉止,為刻畫出蔣“專制獨裁”的形象,甚至多次去拜訪前國民黨高級將領。1981年,電影《西安事變》導演成蔭試圖塑造了一個更加豐滿的蔣介石,他表示:“要深刻揭露這種人物的反動本質,必須突破過去創作中對反面人物採取簡單化的處理。”在這部影片中,導演第一次讓這個反面人物講起了方言、罵起“娘希匹”。扮演蔣介石的孫飛虎,憑此片奪得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蔣經國解除持續38年的戒嚴令,開放大陸探親,兩岸關係走向緩和。在建國四十週年獻禮影片《開國大典》中,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是戲份僅少於毛澤東的“男二號”。評論認為,他塑造的蔣介石不再只是一個狡詐兇殘的刻板角色,而是更加豐滿,這樣一來,更襯托出將其打敗的隊伍非常偉大。

  “反(腐),就要亡黨;不反,就要亡國!”這是2009年影片《建國大業》中最入骨的臺詞,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與陳坤飾演的蔣經國,被外界稱為“外形最不像,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蔣氏父子”。環球網近日對蔣介石父子的形象做了一項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對於大陸影視作品中的蔣氏父子形象,16.9%網民認為“比較人性化”,47.4%認為“沒有刻意醜化”,而35.7%的人認為“比較接近歷史”。談起大陸影視作品中蔣介石的形象,出版過《蔣介石傳》《宋美齡傳》的著名歷史學家楊樹標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我看來,電視劇《長征》中陳道明塑造的蔣介石最真實,雖然形象上不太像,説的也是普通話,但演得十分傳神,劇本本身很接近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楊天石多年致力於蔣介石和中國國民黨黨史的研究,著有《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已出三卷)等。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年來大陸影視作品中的蔣介石形象,已不再是“妖魔化”或“醜化”式的簡單處理,而是更客觀、全面和真實。

  發展臺灣經濟曾給蔣氏父子“加分”

  過去幾年,每當大陸出版有關蔣介石的新書,都會引起外界關注。韓國《朝鮮日報》2013年2月曾報道説,中國大陸從多元的角度客觀評價和重新審視蔣介石,“最受矚目的當屬由美國前任駐華外交官陶涵撰寫的《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獲准在大陸出版”。

  200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向公眾開放《蔣介石日記》,邀請楊天石赴美閱讀、研究,那一次楊天石一口氣看了兩個月,有媒體稱之為“閱讀蔣介石日記的大陸第一人”。後來,楊天石又分三年,先後去了三次,用十個半月時間讀完蔣的全部日記。作為民國史專家,楊天石認為《蔣介石日記》有相當的真實性,但也有許多重大缺漏,有嚴重歪曲,也有對自己的美化,需要大量、廣泛利用各種史料加以審核、考辨,有分析地謹慎使用。楊天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研究中國近代史,不看蔣日記,是很大的損失;看了,什麼都輕信,也會上當、受騙。”對於蔣介石的總體評價,楊天石認為,在中國近代史上,蔣介石十分重要,也十分複雜,有功有過:“他和中共兩次合作,領導北伐,領導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抗戰,可以説有功;十年清黨剿共,三年反共內戰,則是兩大過。臺灣時期,實行‘白色恐怖’,是過;堅持一個中國,建設臺灣,堅決反對‘臺獨’,是功。”

  在環球網的調查中,更關注蔣介石的網民佔35.7%,明顯比關注蔣經國的網民(19.5%)多,而44.7%的人則表示“兩人都很關注”。暢銷書《我們臺灣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在一次訪談中談到,蔣經國當政後,心裏覺得可能要一直在臺灣待下去,就開始在臺灣進行建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十大建設”帶來臺灣的經濟起飛,所以很多臺灣島內的人因此現在會懷念蔣經國的時代,那個時代大家都有錢賺,不用像現在管這麼多,沒有政治亂象之類的事情。但同時他也表示,如果真讓大家再回到蔣經國時代,其實沒有多少人願意。

  楊天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蔣經國作風比較親民、平民化。在既往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中,目前臺灣人最肯定的也是蔣經國。蔣經國在臺灣實行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建設臺灣,對當年的臺灣經濟起飛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一些做法,還助推臺灣從威權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此外,他開放老兵回鄉探親,派人與大陸方面接觸等做法,對海峽兩岸交流、國共兩黨交流有促進作用。同時,楊天石也提到,國民黨退守臺灣後,實行“白色恐怖”,蔣經國負有一定責任。

  “蔣經國與蔣介石的性格不一樣,但大家對蔣經國的評價更高一點。”楊樹標這樣談及蔣氏父子。但他強調:“事實上蔣經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蔣介石打下的基礎,比如島內建設等。”楊樹標説,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應一分為二地來看蔣介石,他在臺灣始終堅持一個中國。臺灣的一些老百姓現在接受民進黨的“去蔣化”,與臺灣目前經濟不好也有關,老百姓怨聲載道。

  “臺獨”勢力掀起“去蔣化”

  侯冠群的家世頗為顯赫,他的外曾祖父黃炎培為民國著名教育家,祖父曾任張學良的軍警執法處處長,祖母曾是蔣宋美齡的秘書。家族裏對於蔣介石的看法,也頗為複雜。“坦白講我的祖父母是不敢評價的,因為臺灣當年是有所謂的白色恐怖。我的祖父是張學良的部下,對蔣是有一點點微詞的,只是沒有説出來,我小的時候很敏感,能隱隱約約感覺到。後來我偷偷看過很多李敖的和大陸的書,所以年輕時候也很不喜歡蔣介石。而我母親這邊的親戚都在大陸,小的時候接觸不到,兩岸開放後我來大陸,大家誰也不談蔣介石,都把他忘了。”

  侯冠群對蔣介石的這種“淡忘”或許是無意之間形成的。但在臺灣島內,近些年刻意為之的“去蔣化”卻愈演愈烈。3月22日,臺南市政府以將中小學校園裏的蔣介石銅像拆除,藍營強烈譴責這是“偷拆”。對臺灣的“去蔣化”,向來被指有深綠背景的臺北市長柯文哲有點另類地説,他不會拆蔣介石銅像,“留下銅像並非向歷史屈服,而是超越歷史,做自己的主人”。

  在臺灣,蔣氏父子的地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蔣經國1988年1月13日在臺北病逝。他在世時,蔣介石的生日與忌日是臺灣的“國定紀念日”(正式節日)。那時的臺灣島內,蔣介石被看成是孫中山先生的最忠實信徒,儘管影視作品中幾乎看不到蔣介石的形象,但在紙幣和硬幣上有他的肖像,他的塑像也遍及學校和街頭。很長一段時間,每到4月5日,到慈湖謁陵是臺灣“黨政要員”一項最為重要的“政治儀式”,因為只有真正進入國民黨高層的人才有資格跟著當時的“領導人”去蔣介石的棺木前鞠躬致敬。

  在臺灣政壇,曾流行一個笑話,那就是被蔣經國一手提拔的李登輝在蔣經國面前“只坐板凳的1/3”,人們用“坐1/3的板凳”形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最高敬意”。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曾借“繼承兩蔣遺志”的假像來穩定自己的地位,但後期開始自稱“二十歲以前是日本人”,把“臺獨分子”寫的《臺灣四百年史》作為臺灣歷史的“正統”,逐漸改變了一些臺灣人對兩蔣父子的傳統看法。當有人在臺灣各大學校園內掀起“拉倒蔣介石銅像”的行動時,李登輝卻讓國民黨坐視不管。隨著民進黨的陳水扁上臺,臺灣一些地區“仇蔣恨蔣”,“去蔣化”日益明顯。蔣介石的忌日不再是正式節日,只是趕上清明而已。一些把慈湖當成“觀光景點”的遊人,才會猛然想起這一天還是“蔣公逝世紀念日”。馬英九曾是蔣經國秘書,這一特殊的關係,讓他恢復了過往的“慈湖謁陵”儀式,但臺灣輿論認為,這並不代表馬英九要大力恢復蔣介石的歷史地位。

  對蔣氏父子在臺灣的境遇變遷,楊天石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世界上沒有神,正確地分析蔣氏父子的歷史功過,使之從‘神’變成‘人’,成為可以研究、可以評論的對象,甚至對其錯誤進行嚴厲的批判,都是可以的、必要的。但是,(臺灣一些人)將‘去蔣化’和‘去中國化’聯繫在一起,則是完全錯誤的。”

[責任編輯:王偉]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