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上,陳志清(右)與團友一同進行布袋木偶戲變臉表演。
一次同臺表演,再次引出兩岸布袋木偶戲的傳承話題。兩岸布袋木偶戲源出一脈,各自發展後如今再度交流融合,如何適應現代社會需求,吸引觀眾?
3月1日,第八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南江濱公園舉行。其中,在木偶戲專場,來自臺灣與晉江的掌中木偶劇團同臺獻藝,以各自的拿手絕活展現兩岸源出一脈又各有發展的布袋木偶戲,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叫好。
“花開兩朵”各有特色
這次來榕交流的是來自高雄的如真園掌中劇團。團長陳志清出身木偶戲世家,他向記者介紹,臺灣的木偶戲大約是清代從大陸傳入的,源頭就是福建,這次算是“回娘家”了。
陳志清告訴記者,木偶戲傳統在臺灣曾經中斷,近二三十年才重新恢復起來,臺灣文化部門也很重視和支援。但是,許多木偶戲的傳統技藝畢竟已經遺失。“由於生存壓力等原因,臺灣在將現代舞臺手段融入木偶戲表演方面,先行一步,比如注重聲光電效果、舞臺布景等,發展出了霹靂木偶戲等。”陳志清説。
2010年12月,來大陸參加演出的陳志清完成夙願,得以拜父親多年好友、漳州木偶表演大師莊陳華為師,跟隨學習木偶表演藝術。“我祖籍就是漳州的,在臺灣表演木偶戲30多年,但與莊老師一接觸,他指上功夫的紮實、精湛還是令我五體投地。”陳志清説,莊陳華從不藏師,總是盡力教他,讓他進步很快,那幾年,他幾乎每個月都往漳州跑。
莊陳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木偶戲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比如操偶技術,大陸藝人基本功紮實,在木偶的動作神態表現方面很見功力;而臺灣藝人則在口白方面比較突出,一個人可表現男女老少等各種聲音,令人稱奇。
“老樹新芽”創新求變
布袋木偶戲作為流傳上千年的文化遺産,在新的時代也面臨著發展難題。比如,如何吸引觀眾?如何吸引年輕人接班,把老手藝傳承下去?
對此,陳志清頗有感觸。他介紹,臺灣木偶劇團由於生存壓力的關係,為了更好地吸引觀眾,得把木偶做得更大,一個木偶可做到90-120釐米大,是大陸木偶的3-4倍,一場木偶戲演出可容納500-800人,方便更多的人觀看。
同樣,此次與臺灣劇團同臺獻藝的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也深有體會。兩年前,他們的創新兒童劇《小蘿蔔頭》由於題材接近現代,加上運用動漫的手法,一推出就大受歡迎。春節期間,該團在晉江木偶劇院連續演出20場,吸引了不少家庭全家老少前來觀看,門票早早就銷售一空。
晉江掌中木偶戲劇團團長洪世鍵認為,木偶戲是兒童天生就喜歡的東西,推廣木偶戲,從年輕人抓起是一個明智的做法,“應該讓木偶戲在小朋友心裏紮下根”。
融合交流 共謀發展
近幾年,兩岸民俗活動交流日漸增多,陳志清和他的木偶劇團也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漳州等地交流。
這次一同來福州交流的臺灣青年木偶聯合發展交流協會秘書長陳穎雋認為,木偶戲是兩岸共同的文化遺産,傳承發揚木偶戲是雙方共同的使命。“形式上,兩岸的藝術團體除了彼此在技藝上的交流外,也可以借由藝術節等活動進行推廣,讓更多的人認識傳統文化之美。”
陳穎雋還建議,可以通過在學校培養專任任課教師、舉辦傳統民族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從基礎教育開始就進行傳統文藝的推廣。他介紹,臺灣在十幾年前,就將傳統木偶戲列入了小學的藝術與人文課程中,持續的熏陶培養,再加上現代表演元素的融入,使臺灣木偶戲的觀眾群體遍佈各個年齡段。比如臺灣製作的霹靂布袋戲,從1984年開始就在電視上播出,風靡全臺,至今已經製作播出了2000多集。
得益於近年來頻繁的互動交流,兩岸布袋木偶戲也呈現出了融合發展的態勢,劇目選材上更加貼近現代、貼近生活,而在舞臺佈置方面,多媒體等手段的運用也逐漸成為風尚。“通過學習借鑒,相信布袋木偶戲的前景會像這春天一樣美好。”陳志清説。(記者龍友情 文/圖)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