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大陸電影人橫掃金馬獎 臺灣電影業後繼無力?

時間:2014年12月10日 09:30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于11月22日晚在臺北揭曉,當晚,大陸電影人拿下了大部分的主要獎項,而臺灣除了陳湘琪獲影后之外,則在主要獎項上沒有什麼斬獲。

  之後,大陸諸多媒體用“橫掃”一詞來形容今年金馬影展的情況。對於這樣的結果,媒體眾説紛紜。部分認為這正體現了金馬影展的公平性和專業性,同時也對臺灣電影業的發展現狀做出了檢討;而在網路上也不乏批評的聲音,認為金馬獎該改名叫“百花金馬獎”或者“金雞金馬獎”,甚至有人要求收回金馬獎,不讓臺灣地區以外的影片參展。

  早前,臺灣著名導演李安曾説,“要得金馬獎比得好萊塢的奧斯卡獎還困難”,這正説明瞭金馬獎的重要性和地位。在本屆頒獎典禮上,金馬獎執委會主席張艾嘉和評審團主席陳衝調侃説,“這次的評審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評選獎項”。顯然,結果令人尷尬。但是,如若自家人頒獎自家人,確實是種精神勝利法,可關起門來做皇帝,必然也只能固步自封,那麼,金馬獎的意義和價值又何在?“義和團式”的聲音只能證明自己是弱者;敞開大門,雖不是勝者,卻也是強者的心懷。

  金馬獎作為華人電影圈頗具影響力的影展,早年間並不是對所有的華語片開放,經過一段歷程之後才發展至今日。51年來,它不斷推動臺灣的電影工業向前發展。在臺灣新電影時代,曾發起一場電影的文藝復興,這期間産生的作品對華語電影界産生了重大的影響。那時,不管是香港還是中國大陸的導演,他們對於臺灣的這些新電影導演,像侯孝賢、楊德昌等人帶動的一個不一樣的電影語言是非常嚮往和推崇的。

  時至今日,臺灣的電影工業逐步沒落,其間的因素非常複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投資方問題。電影工業不只是要有演員,要有劇本,它還跟背後的硬體工程和投資有很大的關聯。早期的時候,國民黨創辦了中央電影製片廠,在當時,中影的存在對臺灣的電影工業産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可是,待中影沒落之後,現在就呈現出了一個後繼無力的局面。

  前些年,臺灣有好幾部電影再度受到重視,被看作是臺灣電影業的一個再復興。但是要維持其蓬勃發展並不是一件易事。投資方的問題、市場的問題、選材的問題等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臺灣電影業的未來。

  面對島內空間不大的現實,臺灣電影業未來需和大陸加強有效交流。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消除障礙,臺灣片能夠到大陸發行,同樣大陸片能夠進入到臺灣。在對彼此的作品和幕後情況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觀眾才能産生認同和共鳴。這才是創作出一部好作品的關鍵所在。(臺灣時事評論人 尹乃菁)(實習編輯 楊洋)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