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清朝的帝國氣像是如何被塑造起來的?

2017-01-18 14:34:00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2016年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作者馬雅貞,係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明清地方藝文和宮廷圖繪研究。到了清代,從皇太極、康熙朝到乾隆初期,宮廷都以不同方式對明代的官員宦跡圖與戰勳圖進行了改變。

  原標題:馬雅貞:清朝的帝國氣像是如何被塑造起來的?

  2016年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作者馬雅貞,係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明清地方藝文和宮廷圖繪研究。1月11日,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舉辦了“《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學術專書發表會”,在發表會上,馬雅貞逐層揭開了清宮戰圖背後的帝國隱秘,帶領讀者走近這本積十數年之功而成的清史新著。

  馬雅貞副教授在發佈會現場

  馬雅貞的報告首先談及了清史研究中“漢化説”與“新清史”之間錯位的分歧,她指出從雙方關懷的核心問題和研究的重點看,雙方的爭論是一場“沒有交集的對話”。然而在研究中國本部(China proper)的漢人社會時,雙方研究出現了交集,“新清史”的解釋包容了“漢化説”——清朝統治者將漢人整合在清帝國超越所有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共時皇權(simultaneous emperorship)之中。由此,馬教授發問:從被統治者的角度看,漢人社會何以被統治了近三百年?清廷採納了漢人傳統的王權思想,就足以讓漢人長期接受滿人的統治了嗎?清朝皇帝以儒家思想作為漢化政策的核心,就能贏得儒家精英的長久支援嗎?在滿人對漢人近三百年的支配關係中,除了中國傳統王權與漢化政策,是否還需要其他的機制與過程使這種支配關係得以確立並維繫?

  由這些問題出發,馬雅貞以時間為線索,結合全書架構,對明清戰圖在權力場域變遷中的流變與運作進行了梳理。

  明蘇愚《三省備邊圖記》之《柘林破海寇圖》(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明代文集中對當時戰勳圖繪的記錄,經常以官員個人事跡為中心,尤其是某些特定官員的勳功。這個現象與明代文集記錄中為數眾多的宦跡圖的盛行有關,明代宦跡圖經常依照官員生涯的時間順序,選取重要事跡描繪成圖,有以冊頁或長卷表現不同經歷者,也有僅繪個別事件者。戰爭相關的圖像屬於明代官員視覺文化的一環,隨其蓬勃發展,甚至出現了刻版成書的戰勳圖像。這種影響也波及商業。針對晚明時人對倭寇的興趣,當時的一些繪圖作坊即以官員戰勳圖的形式繪製相關內容的商品販售。

  到了清代,從皇太極、康熙朝到乾隆初期,宮廷都以不同方式對明代的官員宦跡圖與戰勳圖進行了改變。

  因為中國曾援助李氏朝鮮抵抗豐臣秀吉的入侵,中朝官員的交流因此變得更為密切,這促發了朝鮮官員宦跡圖與戰勳圖的製作。17世紀,官員勳跡圖在東亞的流行應該也影響了當時正在崛起中的滿洲。清初,皇太極為其父清太祖努爾哈齊製作的“太祖實錄圖”,可以説就是這股風潮下的産物,這是漢人皇帝實錄與士大夫宦跡圖的結合。與明代官員宦跡圖相比,“太祖實錄圖”在選擇描繪的內容與戰圖表現上都很不尋常。“太祖實錄圖”描繪了滿洲源流、努爾哈齊的神武形象、擴充八旗,以及滿洲從削平諸部到對明作戰的歷史進程,這已經不只是努爾哈齊個人事跡的圖冊,而是皇太極對滿洲開國英雄與滿洲開國史的一種系統的展示。

  清《滿洲實錄》之《太祖率兵伐烏拉》(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