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圖 深入了解非遺保護工作新成果
慶祝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國家圖書館將聯合全國百餘家各級各類圖書館舉辦“年華易老 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系列活動及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講座月”活動,帶動社會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線上線下聯動 展示記錄工作成果
為系統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的歷程和成果,讓公眾全面了解此項工作的內容及意義,6月10日至7月10日,“年華易老 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將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二層大廳舉辦。展覽分為“認識非遺”“為什麼記錄”“工作回顧”“優秀成果展示”“展望”等章節,觀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線上觀看記錄工作優秀成果的綜述片。
為方便更多公眾參與此次活動,國家圖書館官網也將於6月10日在首頁推出線上展示專區。公眾還可通過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新華網、光明網、學習強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優酷網等平臺觀看展映影片。
據了解,今年展映的綜述片共115部,均為2015年以來驗收完成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優秀成果,涉及題材和主體對象豐富多樣,拍攝創意和技術手段新穎特別,其中20部為首次發佈。
展映分“故事故人”“樂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單元15個主題,通過傳承人項目實踐、傳承教學和口述歷史等內容,立體展示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人生經歷與技藝水準,呈現了非遺之美和非遺保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這些作品除具有較高的文獻及研究價值外,也極具藝術價值與傳播價值。”在驗收過程中,評審專家一致認為。
專家學者聯動 講述非遺保護背後故事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講座月”活動將線上上與讀者見面。
該活動將圍繞遺産日活動主題“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推出4場主題講座,邀請來自北京、遼寧、雲南、西藏的非遺專家和非遺傳承人擔任主講人,立足新近研究成果和各地工作的生動實踐,講述非遺項目與其根植之地的文化共生關係,用鮮活實例展示如何弘揚和“盤活”傳統文化,使其融入現代生活、助力鄉村振興,探討非遺在新時代傳承的新思路。
讀者可關注國家圖書館微信訂閱號、官方微博、“方寸大觀 國圖視聽”抖音號了解講座詳細內容。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講座月”創立於2014年,是國家圖書館持續多年的一項專題活動,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後推出,多年來累計邀請百餘位非遺專家、文化學者、非遺傳承人擔任主講人,先後舉辦“老北京非遺趴”“百草園裏識百草”等多場特別活動,向公眾普及非遺知識和保護理念,弘揚以非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公眾和非遺專家、非遺傳承人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得到大批讀者和網友的喜愛。
全國圖書館聯動 赴一場精彩的非遺之約
作為國家圖書館的品牌活動,“年華易老 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系列活動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講座月”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今年,國家圖書館還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首次以業界聯動形式舉辦非遺主題活動,邀請全國百餘家各級各類圖書館聯合舉辦本次展覽展映。活動期間,全國百餘家圖書館同步組織舉辦線下展覽,近70家圖書館將開展線下放映。“通過本次活動,鼓勵公眾走進身邊的圖書館,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領略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國家圖書館將努力踐行“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宗旨,將圖書館服務與非遺保護事業有機融合,鼓勵公眾主動了解當地特色傳統文化事項,進一步展示非遺傳承人的精神品質,號召新時代青年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共同守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王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