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類節目:漸進、漸悟、漸成

2022-05-05 08:3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文化類節目:漸進、漸悟、漸成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2022年廣播電視重點節目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發佈,廣電總局圍繞“領航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賡續中華魂”“創新向未來”四個主題,確定了120檔廣播電視重點節目。其中“賡續中華魂”主題節目聚焦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展現中華文化生命力,在數量上位居四類主題節目之首。縱觀幾年來的發展,文化類節目的創作經歷了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經驗值得總結,空間仍可提升,前景值得期待。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加以傳承和弘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要立足中華文化寶庫選取題材,更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今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中國詩詞大會》、上海東方衛視《斯文江南》、浙江衛視《萬里走單騎》、廣東衛視《技驚四座》等節目以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豐富的節目形式樣態,為廣大觀眾提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河南衛視、浙江衛視在春分、清明等節氣節點推出中國二十四節氣主題系列節目,展現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進一步提升節氣文化熱度。這些節目深耕文學藝術、典籍著作、文物考古、文化遺産等垂直領域,挖掘闡釋不同傳統文化領域所凝結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得到觀眾的認可,獲得良好的口碑。

  當代審美追求包含著當代性、人民性,要符合當代審美體驗,是中華美學精神的時代體現。在2022年央視春晚上,以國寶名畫《千里江山圖》為藍本創作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採用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回顧經典名畫,重現大宋美學,帶來沉浸式體驗,令觀眾大為讚嘆。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用具有人民性、契合當代審美追求的形式,傳承弘揚中華美學精神,能夠大大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節目的審美追求還要主動適應融合發展大勢,注重吸引年輕人,用年輕人喜愛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創作出更多與年輕人同頻共振的優秀作品。河南衛視在今年清明節推出的《2022清明奇妙遊》,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敘事概念“四維戲劇盒子”,不僅有古典戲劇的二維觀感、特技設立的三維自由,同時疊加了清明時節的平行宇宙,實現了節目、故事、情感、場景的交錯融合,呈現了中國文人雅集傳統與清明節氣自然特徵的互動碰撞,新穎別致的呈現方式對年輕人産生了很強的吸引力。

  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是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整合,是胸懷和創意的對接。河南衛視《春分奇遇記》,講述了最早編寫記錄二十四節氣的西漢淮南王劉安穿越時空,與熱愛科學的小男孩劉一旦相遇,幫助他完成“雞蛋殼熱氣球”實驗的故事。節目既有《淮南萬畢術》中記載的“艾火令雞子飛”實驗考據,還使用了時空穿越的故事創作手法,將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手法巧妙融合,使節氣文化入腦入心。

  科技賦能可以助力審美和創作的飛躍。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著眼于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等技術運用,以視覺上的“新奇特”打開藝術創作的廣闊空間。山東衛視《齊魯文化大會》中,選手根據螢幕中出現的山東地圖,選擇其中一個城市作為出發點,輪流回答與城市相關的文化知識,歷史感、科技感、時尚感、潮流感兼備,讓人耳目一新。節目還很好地運用了AR特效、3D掃描等新技術,讓文化“動”起來,古今“通”起來,用新形式推動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酒香也怕巷子深。”創作之翼,絕不僅僅停留在節目內容製作本身,在傳播宣推上也要下足功夫。《2022中國詩詞大會》將精彩內容剪輯為中、短視頻,在微信、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傳播,進一步擴大節目影響力;推出互動遊戲,讓觀眾進行線上測試,吸引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了解詩詞、愛上詩詞;還推出“送你一張詩詞明信片”活動,邀請人們寄出詩詞明信片,推廣普及中華詩詞文化。大屏小屏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積極運用新媒體等平臺擴大節目傳播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飛入千萬百姓家。

  “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文化類節目可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中凝聚匠心、深挖廣拓、創新表達,以更強的精神能量、更深的文化內涵、更高的藝術價值,激發中華文化彰顯時代精神、綻放時代魅力,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作者:劉 瑋,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