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辦奧理念落實到籌辦工作全過程(權威發佈)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光伏發電現場。
胡慶明攝(資料圖片)
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四大辦奧理念之一。在國新辦1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籌辦6年多來,綠色辦奧理念落實到籌辦工作全過程,將籌辦工作與城市和區域的發展緊密結合,促進了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形成了一批可持續成果。
發佈會公佈了《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報告(賽前)》,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帕森斯給予高度評價,併發來祝賀視頻。
環境正影響——
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從源頭減少碳排放,所有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築標準
“我們在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社會責任指南’3個國際標準進行整合,建立了北京冬奧組委可持續管理體系。”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説。
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從源頭減少碳排放,所有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築標準,4個冰上場館使用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建成超5萬平方米超低能耗示範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從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場館預計使用綠電4億千瓦時,可減少燃燒標準煤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人工造雪是使賽道狀態穩定、確保運動員無論出發順序如何都能享受到公平比賽條件的一個重要基礎性工作。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説,北京冬奧會人工造雪系統採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慧化造雪系統。總體來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張家口賽區通過收集地表徑流、雪融水等舉措,實現造雪用水和保護生態環境雙贏。“我們在雲頂場館群、古楊樹場館群建成了11個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以及小景觀湖,總蓄水量達53萬立方米,為造雪提供有力用水支撐。”河北省張家口市副市長劉海峰説。
區域新發展——
籌辦冬奧會對北京、張家口兩地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建成通車,實現了交通設施相聯相通;兩地協同治沙、治水、治氣,實現了區域環境聯防聯治;基礎性公共設施加速佈局,公共服務水準整體提升,實現了公共服務共建共用。首鋼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延慶建設“最美冬奧城”,張家口打造“亞洲冰雪旅遊度假目的地”。籌辦冬奧會對北京、張家口兩地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延慶賽區核心區過去是無路、無水、無電、無通信的“四無”山區,在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中建設難度最大。如今的延慶,“冰雪+旅遊”産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北京市延慶區區長于波介紹,當地開展了10萬人次的培訓,帶動7000多人實現家門口高品質就業。特別是組建了以賽區周邊村民為主的海陀農民滑雪隊,目前已有近百名隊員,其中有30多人取得了專業機構認定的資格證書,當上了滑雪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當地農民真正吃上了“冰雪飯”,為就近就業、就地增收開了好頭、起了好步。
崇禮的外向度越來越高,群眾的自豪感和榮譽感越來越強,自發建設美麗家鄉、主動奉獻服務冬奧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劉海峰説:“據不完全統計,崇禮目前每5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從事和冰雪相關的工作,超過3萬人直接或間接進入冰雪産業和旅遊行業,端上了‘雪飯碗’,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
生活更美好——
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冬奧籌辦的應有之義
6年多來,借助冬奧籌辦帶來的發展機遇,人民生活更便利,發展機會更充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冰雪運動普及發展帶動全民健身,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了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冬奧籌辦的應有之義。
國家體育總局近日發佈數據,全國居民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已經達3.46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經成為現實。為滿足廣大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需要,各地體育部門不斷加大對體育社會指導員或冰雪運動基層教練員的培養,北京已達2.3萬人,張家口達2萬人以上。
場館賽後利用方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也給出“中國方案”。李森介紹,所有新建場館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如何向公眾開放的問題,將向社會大眾體育健身提供服務。例如,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冰面是1.2萬平方米的全冰面設計,速度滑冰主要利用外圈400米跑道,場芯部分將有兩塊標準冰場,賽後可同時容納2000人上冰。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充分考慮了春、夏、秋三季運營問題,利用賽區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開展戶外運動項目,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車、登山攀岩等,並加快發展區域特色旅遊休閒、山地度假、戶外運動等産業,實現場館四季運營。
據介紹,冬奧村(冬殘奧村)已經成為綠色、健康、宜居、智慧化的可持續人居環境樣板,不僅可以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也為建築行業的發展樹立了樣板。“綠色建築已經成為我國建築行業通用要求,將來在城市建設中會持續運用。”劉玉民説。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4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