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2年,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2022-01-07 15:0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聆聽習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後,各界青年暢抒心聲——

  2022年,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編者按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回顧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歷程,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強調“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面對殷殷囑託、深深期冀,新時代中國青年應以怎樣的精神面貌和奮鬥姿態,創造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我們特邀幾位青年代表暢談感受、抒發志向,共同分享他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奮鬥故事與滾燙心聲。

  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中,來自北京、香港和澳門的青年學子與航太專家以及在天宮空間站的航太員展開互動交流。圖為該活動的香港大學分會場。新華社發

  【青年講述】

  沿著灑滿前輩汗水的道路矢志前行

  講述人: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陳國科

  這幾天,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一直在我腦中回蕩,令我備受鼓舞,深受感動。

  我是一名青年考古工作者,一直奮戰在甘肅考古第一線。甘肅地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關鍵區域。在一代代甘肅考古人的接續奮鬥下,甘肅考古從孕育誕生到發展壯大,逐漸走向成熟。面對工作環境惡劣、科研經費緊張、設施設備簡陋、團隊力量薄弱等困難,老一輩甘肅考古人從未放緩步伐。他們走遍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茫茫戈壁的河西走廊,用雙腳“丈量”了成千上萬的遺址,用手鏟發掘出一個個重大考古發現。

  還記得,岳邦湖先生腰間綁著繩子從山頂蕩入麥積山數百年無人進入的洞窟,不懼艱險、開展調查;張學正先生“騎一頭毛驢跑調查”,翻山越嶺,深入荒漠戈壁;“甘肅舊石器考古第一人”謝駿義先生,年近八秩,退而不休,著述《追憶黃河象:一個考古人的手記》;王輝先生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後便紮根隴原、四處勘查,一幹便是30載;“三八紅旗手”吳葒博士放棄優渥待遇,堅守田野考古一線31年……是他們,鑄就了甘肅考古人的精神底色。

  如今,年輕化、專業化的80後、90後,正沿著灑滿前輩汗水的道路矢志前行。

  2021年,我先後組織出版《張掖甘州黑水國漢代墓葬發掘報告(續)》《甘肅省文物建築測繪圖集》等考古報告、專著、圖錄10余部。近年來,為確保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順利召開,我們在寒冬臘月的戈壁灘頂風冒雪,搶時間、抓品質,如期完成了敦煌機場擴建考古發掘任務;為確保G312線張掖至臨澤一級公路早日暢通,我們在流金鑠石的炎炎夏日夜以繼日地苦幹……僅“十三五”時期,我們就配合完成基本建設文物保護項目300余項,勘探面積300余萬平方米,保護各類出土文物萬餘件。

  2022年,我將牢記習近平主席殷切期望,揚起奮鬥的風帆、堅定篤行的意志,矢志不渝地開拓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力量。

  迎難而上!唯一的答案是自立自強

  講述人:河海大學青年教授 聞昕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當聽到習近平主席説出這擲地有聲的八個字,我頓時回想起為南水北調工程而忙碌的日日夜夜。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為複雜的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科學調度和安全運作是個世界性難題。從2009年讀博士起,我就開始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研究,曾用近一個月時間行程千余公里,走遍了東線工程每一條河道。隨著東線工程逐步建成、試通水、穩定運作,我們對東線工程的研究也不斷深入,連續攻克了複雜江河湖站聯合優化調度、複雜邊界下水力應急調控等一系列難題,為工程連續九年安全運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1年,我參與建設的東線調度運作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作,首次實現了大型梯級泵站群工程體系的自動調度決策。在這套系統支撐下,南水北調江蘇集中控制中心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同時,我們還在持續開展後續工程的相關研究,為未來構建國家水網做好技術論證、方案設計。

  水風光多能互補是我國為世界能源轉型貢獻的創新模式,代表著未來我國水電發展和能源系統轉型的重要方向。北盤江是我國試點建設的第一個流域梯級多能互補系統,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調度規則和軟體系統,但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先例。當我們接到這項任務時,距離汛期大考只有3個月時間了。

  必須迎難而上!我們連續作戰百餘天,攻克了一系列複雜的科學技術難題,終於提出了國內外第一個流域梯級互補調度規則和專業模型。看著工程成功並網發電,我心裏的成就感真是無法言説。

  從南水北調宏偉設想提出至今,我們從未停下腳步。説實話,我們面臨的研究課題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經驗可供參考,自主創新、自立自強是唯一齣路。每每想到這裡,便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推動著我堅持奮鬥、踏實前行。

  志不求易者成,實現夢想總不會那麼容易。對於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來説,需要做的,便是咬定青山不放鬆,持之以恒、砥礪自強,肩負起科技創新的歷史責任,不斷推動我國水利水電事業高品質發展。

  不負青山,不負青春

  講述人: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龍王壩村黨支部副書記 焦建鵬

  我生長在貧瘠的西海固六盤山區,從小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生存的苦難。小時候,生我養我的龍王壩村荒山禿嶺、溝壑峁梁,放眼只有望不盡的蒼涼。

  大學畢業後,我在外創業打拼,每次返鄉,村裏都是老模樣。2010年,我思慮再三,押上所有家當回村創業。這時的龍王壩村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美是美,但現金流少得可憐。種樹、搞林下經濟,林子起來了,“經濟”卻沒見著。我又養過溜達雞、種過油牡丹,幾次失敗後,索性去高校進修。一次課間,老師的一句話冷不丁點醒了我——“你們村最大的特點就是過去窮,你們卻建成了美麗鄉村”。是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是要立足特色資源,擦亮特色招牌。

  於是,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鄉村旅遊上。沒幾年,龍王壩聲名鵲起,旅遊的、寫生的、培訓的、療養的,絡繹不絕,鄉村民宿常常一床難求。但西北的旅遊都是“半年閒”,我們就想著,乾脆在冬閒時搞培訓,幫鄉親們提高提高。經過爭取,全國第39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花落”龍王壩。去年9月,我們村又拿到了寧夏首個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的資質。開年這兩天,很多專家正在我們村搞課程體系設計。我們還計劃和農業高校合作,把村裏的地變成學生們的試驗田,把農民解放出來搞三産。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現如今,西海固正意氣風發奔跑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我們青年一代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讓我們攜起手來,把新的振興故事寫在六盤山上、寫在百姓的幸福生活裏!

  幫更多農民挑上“金扁擔”

  講述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省級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 蘇海蘭

  幾天前,我守在電視機旁,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提到的“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八個字,讓我心潮澎湃、深有感觸。

  2021年11月,蘇海蘭(中)在福建光澤七葉一枝花基地指導村民采收。肖鳳友攝/光明圖片

  我是農民的孩子,從小跟著母親幹農活,對農民的辛苦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工作後,我一直在基層做中藥材栽培研究與應用推廣,鑽進深山老林搞科研,幫企業建藥材栽培基地,還組建技術團隊去農民家裏推廣技術,一幹就是十多年。

  2014年,農科院選派我到南平市光澤縣做科技幫扶,我成了一名“扎”在田間地頭的科技特派員。那時,當地很多農戶種中藥材,不懂種植技術,又買了不合適的品種,收成很差,每畝損失了好幾萬元。他們失落無助的神情,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

  於是,我和其他科技特派員商量,決定幫鄉親們種植稀缺中藥材“七葉一枝花”。一開始,這種藥材生長慢、出苗率低,農戶們種植積極性不高。我們立即進行科研改良,八年如一日,紮根在深山試驗田,經過一次次摸索,終於把“七葉一枝花”的育苗時間從兩年縮短到6個月,出苗率提高了12倍。隨後,我們帶著農戶建示範基地,培養鄉土人才,還把成果推廣到福建其他一些地市以及江西省。

  去年,光澤縣有位農民高興地告訴我,他種下的“七葉一枝花”現在一畝收益3萬多元,變成了“致富花”。種植賺了錢,也有了經驗,他把種植面積擴大到500多畝,還帶動全鄉種了2000多畝中藥材。

  龍岩市武平縣一直有種植仙草和林下靈芝的傳統,但以前産量低、效益差。我和同伴們走進當地農民邱師傅家,以他的基地為實驗田,培育了仙草和靈芝的新品種,幫鄉親們提高種植技術。現在,邱師傅已經成了福建省優秀農村實用人才,他創辦的合作社也成了福建省科技企業,不但自己過上了好日子,還幫助全縣2萬戶農民走上了幸福路。

  回顧這些喜人變化,我似乎能聽見汗滴砸進泥土的聲音,也深深體會到奮鬥的重要與可貴。2022年,我會繼續紮根鄉野,幫助鄉親們挑上現代農業科技這根“金扁擔”,在希望的田野上、青翠的山林裏收穫幸福花、富裕果。

  不斷奮起,破解“卡脖子”難題

  講述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整合電路材料研究院院長 王勇

  聆聽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這八個字讓我印象深刻。對於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來説,踔厲奮發,方可在一次次失敗失望中重整旗鼓再出發;篤行不怠,才能在一遍遍實驗實踐中總結經驗再突破。科技創新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而自信自強的人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這幾年,實現“卡脖子”技術的國産化替代,擺脫受制於人的不利形勢,成為我和團隊全力攻堅的方向。我們一邊沉下心來搞研發,一邊加強與國內新型顯示和半導體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為的是更精準地對接企業需求,使研發出來的材料能順利實現産業化應用、大規模量産。

  十年磨一劍,其間的酸甜苦辣不足以向外人道。如今,在團隊持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材料研發方面的重大突破,針對被國外“卡脖子”的晶片産品完成了國産替代産品研發,並對材料可靠性進行優化,提升了它與國內大型晶片製造企業的應用匹配度。該産品預計年內將在下游半導體企業完成驗證並實現量産。

  新的一年裏,我將繼續專注“卡脖子”電子材料技術的研發,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青春最美的花,在邊疆綻放

  講述人:西南民族大學第六屆“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團團長 陳瑩

  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常以“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自勉。我深深知道:在我成長、求學的廣袤大地上,每個日新月異的進步,都源自一個個不懈奮鬥的瞬間。

  西南民族大學學生陳瑩在四川阿壩州紅原縣中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何思琪攝/光明圖片

  因為心中那股青春之火的驅動,去年8月,我成為西南民族大學第六屆“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團一員,來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支教。

  初來乍到,種種預先沒想過的困難讓我一時間無所適從——學校不通自來水,師生們只能去遠處接水喝;聽不懂當地方言,語言交流成了障礙;高原反應帶來的頭痛、胸悶如影隨形,讓人坐立不安。我咬著牙克服種種困難,強迫自己把心思集中到教學上。

  慢慢地,我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當地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一個學期過去,一張撫慰人心的成績單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執教的兩個班,語文成績都位列年級第一名。

  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只是一方面,引導這些單純可愛的孩子愛黨愛國,懂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與可貴同樣重要。為此,我和隊員們在支教學校成立了“小石榴”校園宣講團,並聯合學校的雙語志願服務團,探索實行“師生點單、志願者接單”宣講模式。我們還建起了“小石榴”直播間,讓學生們借助網際網路的便利,隨時隨地能跟誦紅色故事、“參觀”革命聖地,感受文化魅力。漸漸地,學生們對黨史、國史更熟悉了,幼小的心靈在紅色“活泉”滋養下愈發純凈、熱烈。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號召我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真是説到了我的心坎裏。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兒也不能少。新的一年裏,我和隊員們會呵護好心中的“格桑花”,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讓青春最美的花盛開在祖國邊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斯敏、高建進、宋喜群、王冰雅、王建宏、張文攀、嚴聖禾)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7日 07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