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4800年前雞叫城的“打開方式”
這是10月10日拍攝的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新華社長沙10月10日電 題:尋找4800年前雞叫城的“打開方式”
新華社記者劉芳洲
約4800年前,生活在新石器時期的人類能建造什麼樣的房屋?製造出了什麼樣的器具?他們種植的作物收成如何?初秋洞庭湖區澧陽平原上,一片藏在稻田裏的遺址靜待人們找尋答案。
湖南澧縣,澧陽平原東北部的村莊,坐落著發現于1978年的新石器時期城址——雞叫城遺址。
今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了一批大型木質結構建築遺跡。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為國內罕見。
一處高出周邊2至4米的崗地上,記者隨現場考古專家深入已挖掘的探方。縱向剖開的土壤層次分明,用不同的數字與字母標記著年代與特徵。在挖掘現場的地面上,建築臺基與完整的木構基礎清晰可見,猶如一塊關鍵的拼圖,讓人們對於新石器時期人類建築的認識更進一步。
前後兩進4開間、南側西側“雙走廊”、立柱用料楠木樟木……這座“豪宅”便是此次雞叫城遺址發掘的最大規模建築F63。這一考古發現表明,在約4800年前,生活在此處的居民已經住進了木質結構的建築中。
據此次發掘的執行領隊范憲軍介紹,其建築方式是先開挖基槽,墊長木板後於基槽外側立柱。木柱極為考究,以直徑約0.5米的半圓形大木柱為主體,間以長方形小木柱,並在轉角處以四分之一圓木為轉承,以保持外立面的平整。木柱于墊板間未見榫卯,但除角落的木柱僅有一個穿孔外,其餘木柱兩側均有45°斜穿孔,推測原應插有木棍以起到加固作用。
發掘區內已揭露出的主體部分面積242平方米,加上廊道總面積354平方米。另據發掘區東部探溝探知,F63繼續向發掘區以東延伸,加上南廊的總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
經過對F63的木材進行系統取樣,初步的樹種鑒定結果顯示,其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等;測年數據顯示,樹木為西元前2800至2700年間的木材。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認為,這種木構建築得以完整發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有助於我們理解曾經在其他地方見到的小規模建築現象,也有助於我們理解長江流域的整體建築風格。”
從雞叫城遺址向北約2公里處,涔水靜靜流淌,與澧水交匯後,奔向浩蕩洞庭。
文明從未在這片傍水的平原上中斷。從6000多年前的城頭山遺址,到夏代早期聚落公共墓地孫家崗遺址,人類在這片土地上世代居住,留下了無盡的文明遺産。
生活在雞叫城的古人站在高處,也許會望到與今天一樣的場景:金黃的稻穗隨風翻滾,亞熱帶的風吹熟了帶著微酸的獼猴桃。
在發掘區西部,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谷糠層,分佈面積約80平方米,平均厚度為0.15米,通過顯微鏡觀察,確定其為單純的稻殼碎屑。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發現了炭化的葡萄、獼猴桃、紫蘇等植物種核。
“我們採集了兩塊樣品,通過單位體積的谷糠密度並結合現代水稻加工的調查結果,初步推算出這80平方米谷糠層所代表的稻穀重量約為2.2萬公斤(帶殼)。”范憲軍説。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挖掘現場發現了大量陶器碎片,並復原了約300件陶罐、陶盤以及杯、鼎等器具。
據悉,自1998年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陸續進行了調查、測繪和系統的考古鑽探。而雞叫城遺址的此次發掘,為進一步解鎖長江流域的史前文明提供了線索,也帶來了更多更細緻的問題。
F63建築的用途是什麼?木材的來源是哪?打磨木材的工具是什麼……來自全國多地的考古專家紛紛在現場提出疑問,並給出進一步發掘的方案。
“目前,我們可以從目前雞叫城遺址的發掘成果中了解長江流域文明的發展進程。今後還需要做更多功課,將長江流域文明展示得更加清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説。
這是10月9日拍攝的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局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拍攝的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局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10月9日,幾名專家在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討論。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10月9日,幾名專家在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討論。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10月9日,幾名專家在湖南常德澧縣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查看雞叫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拍攝的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局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10月9日,一名專家在湖南常德澧縣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拍攝雞叫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在湖南常德澧縣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拍攝的雞叫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在湖南常德澧縣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拍攝的雞叫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拍攝的湖南常德澧縣雞叫城遺址內的一根木柱。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是10月9日在湖南常德澧縣澧陽平原考古工作站拍攝的雞叫城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