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懷念父親李代耕:一個永葆初心的共産黨員

2021-06-15 14: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李海陽

  最近,我接到一個老人的電話,他説:我是程忠智,今年87歲了,是原水利電力出版社社長,黨委書記,在舉國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華誕的日子裏,我寫了二篇紀念你父親的文章。記得原來你家客廳挂著一幅國畫,畫的是一個老黃牛,你父親的一生就像這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的工作。放下電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究竟是什麼使人們仍然懷念一個已經去世了將近40年的老共産黨員呢?(前不久,我將父親留下的幾百份專業技術方面的手稿、筆記、文件資料、書籍、圖片等捐贈給了國家電網檔案館,國家電網網站發了消息。戰爭和建設時期的筆電,解放前後的書籍幾百本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他們一直在登記整理中。)

  程忠智寫道:在上世紀50年代我與代耕老部長在原電力部辦公廳黨支部共同過了五年黨組織生活。當年黨支部的活動在每週二下班後6時至8時舉行,內容分別為學習黨的各項政策,研究群眾反映和意見,討論黨的組織發展工作,舉辦民主生活會。代耕同志嚴格按照黨章要求,除了出差在外地,都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因為他有豐富的革命閱歷和對黨的方針政策有更為深透的理解和認識,他的發言更容易被廣大黨員接受和理解。代耕同志是副部長,政府為他配備了專車和專職司機。在文革前他上下班經常不用專車,而是騎自己的自行車,從屯絹衚同家裏到部裏騎車需20分鐘。我問他為什麼不坐專車,他説騎車既能鍛鍊身體,又能為國家節約稀缺資源,我不能按時下班,司機也要時間照顧家務。有一次我犯了腎結石,清晨去醫院看病,在月壇公園門口遇到騎車上班的老部長。他見到當時只是一名普通幹部的我後急忙從自行車上跳下來,向我問寒問暖,囑我按時吃藥,不要著急,在馬路邊像親人一樣同我談了五、六分鐘。(在我印象中,家裏有一輛26綠色鳳凰女車,父親騎了好幾年。)

  據原安徽省電管局刁岫生等同志的文章:1976年代耕同志在淮南主持審批工程的初設期間,住在電廠招待所二樓,不但沒有衛生間,而且樓上還經常沒水,當時正值大熱天,他每天自已端一盆水洗澡,閒談中毫無埋怨之意。

  原唐山陡河電廠廠長崔鳳安1990年寫到:1982年深秋的一天,我突接總廠辦公室的電話説:東北電管局長途告,李代耕副部長已坐瀋陽到北京的列車,中途在唐山下車,要看陡河電廠輸煤設備管理和運作情況。天近黃昏時,接李部長到唐山市賓館,他卻讓我把已準備好的房間和晚餐都退掉,馬上到陡河電廠。到陡河時已很晚了,考慮到他的年紀和旅途疲勞,勸他早些休息,而他説:老崔,不要等明天,現在我們就去現場看看,我知道,陡河電廠主機是從日本引進的先進設備,而輸煤設備則是國産配套的,很多還是第一次使用,開始發電時曾多次由於設備設計和製造上的問題,發生過全廠停電。……當我們回到廠招待所時,時間已是第二天了。……經過準備,1982年11月24日,李副部長在陡河電廠主持召開了全國大型電廠輸煤現場會。

  據原唐山發電總廠廠長耿連城回憶:代耕同志生活樸素,作風正派,他到基層從不給下面添一點麻煩,衣、食、住、行處處體現了一個真正共産黨員的精神,他和廣大幹部職工一樣吃食堂,住木板房。有一次來我廠檢查工作,因當時我廠居住條件較差,大家商量為他預定了賓館,他卻住在我們簡陋的招待所,食堂為他準備了點可口的飯菜,他説在火車上吃過了,當時已是晚上10多鐘了,第二天我們才知道他在火車上,下午4點鐘就吃了一盒盒飯。他身著一套灰布衣褲,腳下一雙圓口布鞋,誰能想到他是我們黨的高級幹部呢?(1982年電力部部長劉瀾波同志住院,父親時任電力部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的副部長,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出差沒有秘書隨行,真正做到了黨的領導幹部率先垂范。踐行了黨的宗旨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的利益,時刻與人民在一起。)

  程忠智回憶:李代耕老部長編寫的《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料.解放前的七十年(1879-1949)》是中國第一本電力工業發展史書,也是他留給後代的一份寶貴遺産。他在擔任中國電業領導職務後,深感中國電業的發展沒一本史書可以借鑒,不理解歷史,就難於對解放前遺留下來的非常落後的電業進行利用、改造和發展,也難於對廣大職工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他按照毛主席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和《改造我們的學習》兩篇文章的教導,在每次出差時,注意查閱、收集當地的歷史資料、報刊雜誌、敵偽檔案、召開老職工座談會、向老專家請教。通過幾年的努力,基本摸清了中國電業在解放前70年的發展歷史。接著,他又將自已的全部業餘時間投入到資料整理工作中,1965年將整理好的調研成果列印了10多份送有關方面徵求意見,並準備在電力行業試辦“托拉斯”時提供給領導參考。但“十年動亂”將他精心收集的原始資料和列印書稿全部散失,後幸得好心同志幫助才找回了一份列印稿。(該書出版後獲得全國科技史圖書二等獎)電力是技術密集型連續生産的現代化工業,電業職工根據安全生産的需要,在工作時的值班記錄,有各種儀錶的指示、重要操作和巡迴檢查的記錄,上級指令、發現的問題,以及接班人員應注意事項等,從而形成電力行業特有的嚴謹的交接班制度。在上世紀80年代,代耕同志恢復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職務後,除忙於完成現有崗位工作,處理“十年動亂”後遺症和解決中國電業今後發展工作之外,認為對建國以來中國電業發展的經驗和問題也應該按照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的精神進行認真地整理和總結。當年,他已年屆60歲,考慮到自己為黨工作的時間不會太長了,應當將自己經歷的中國電力發展的狀況、成功的經驗、存在的問題、需要記取的教訓及今後發展應注意的事項梳理清楚,按照電業傳統整理出交接班記錄,向黨組織和接班人員有一個認真的交待。他用在新中國電業領導崗位上30餘年所積累的資料編寫了《新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略》一書,精確、客觀地勾畫出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前30年電力工業發展的歷程。這是他遺留給中國電業的又一份珍貴的遺産,也是他的“交班記錄”。(這也真正體現了一位共和國部長和將近50年黨齡的中國共産黨黨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原上海市長、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丹心集》序言中寫到:當年,我和代耕同志都是二十幾歲年輕人。激烈的戰鬥,紛繁複雜的根據地建設和對敵鬥爭是我們經受鍛鍊和考驗的極好場所和環境,我們都在反“掃蕩”、反“磨擦”鬥爭中成長了。……代耕同志在發動群眾,支前參軍,減租減息,土地改革,發展生産,擁軍愛民,鋤姦防特等各項工作中,都卓有政績,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將永遠銘記在淮南人民的心中。……代耕同志忠於黨的事業,對工作一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傾注全力完成黨和上級交給他的各項任務。……解放後,他長期從事電力部門領導工作,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業務,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的行家,也是同我共同砥礪的良友。前幾年他不顧勞累,帶病堅持工作,直到病重不起。他在上海病重住院期間,還十分關心水利電力的體制改革,關心如何開創水利電力的新局面,我們都在説:他是“在工作崗位上殉職的幹部”。……他這種數十年來如一日的強烈的革命事業心,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熱情的幹群關係,是永遠值得我們引為楷模的。代耕同志與人相處中,胸懷坦蕩,謙虛謹慎,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也深為同志們所稱道。

  時任國務委員張勁夫在1984年5月8日為父親編寫的《新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略》所寫的序言中寫道:代耕同志不僅勤奮地工作,而且勤奮地學習,……建國以後的我國電力工業成就,是和代耕同志付出的一份汗水分不開的。在他快要退到二線期間,于緊張工作之餘,利用休息時間,對我國的電力工業發展過程,蒐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整理,寫成了《史略》,用代耕同志自已的話來説,算是一個“交接班記錄”,這是代耕同志賦有高度責任心的具體表現。……在全國解放時,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閒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這就是困難。帝國主義算定我們辦不好經濟,他們站在一邊看,等待我們失敗。”經濟建設對於我們長期在戰爭環境中奮鬥過來的同志,確實是不熟悉的,怎麼辦呢?我們要進行學習,要進行頑強地學習。代耕同志用實踐來回答:我們共産黨人,不僅能夠破壞一個舊世界,而且能夠建設一個新世界。

  近日,我看到一個短視頻,説道:“國家電網”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全世界都公認在技術行業標準、專利總數等都位居世界第一,換句話説,就是在這個領域中國人説了算。華為的5G技術位居第二。“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果天堂有二維碼,我一定把它發過去。父親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力工業的領導者、組織管理者如若有知,定會含笑于九泉了。(台灣網網友投稿)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