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衣尚中國》播出: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
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日前播出。
節目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在該節目的啟動儀式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中心與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文化傳播中心三大文化體聯合同步提出“復興中國審美”倡議。
之後該節目又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共青團中央、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動漫集團、騰訊文創等機構的大力支援和響應,並由常沙娜、仲呈祥、范迪安、潘魯生、閻晶明、鐘君、趙豐、關正文等擔綱藝術顧問。從臺前到幕後,展開了一場大膽的藝術跨界和絢爛的美學碰撞。
《衣尚中國》首期以錦繡為題,在歷史、匠心、創演三大表達空間,專家學者、明星藝人、服裝設計師有機協作,分別用表演、訪談、秀演三類形式,聯合探尋服飾背後的審美表達。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李思思在舞臺上“穿越古今”,串聯敘事,賦予了節目以時空的流動感,既照見歷史的風尚,也洞見未來的流行。
首期匠心訪談嘉賓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用深入簡出的語言,從“錦繡紋樣之美”、 “歷代錦繡的産業規模”、“錦繡之美背後的匠心精神”三個方面切入,帶來一場生動而富有內涵的“錦繡知識講座”。
東華大學副校長陳南梁帶領數位東華大學的師生做客節目現場,講述了第一代紡織人代表錢寶鈞先生、第二代紡織人代表季國標先生,以及現在的第三、四代紡織人們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鬥故事。
節目總導演湯浩表示:“節目從策劃一開始就希望傳承的是中國服飾背後的民族文化、民族審美和民族精神,是中國審美的創新與創造。”
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衣尚中國》節目總製片人呂逸濤表示,作為首檔聚焦“美”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主張用藝術的話語講述服飾的故事,用審美的視角探尋當代的轉化,用創新的理念碰撞新的花火,“讓中國美給你看”不僅是節目的一句口號,更希望它能鼓勵更多的人發現和創造美,以自己的方式復興中國審美。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作為節目的審美解讀人表示:“中國審美是在民族文化的歷史進程中積澱而成的,需要我們加以發掘、理解、駕馭和弘揚,《衣尚中國》將目光投注到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長河,提倡復興中國審美,這不是簡單的提倡復古,而是引領大家深入地理解和欣賞中國的傳統美學,從而形成我們今天的新的創造。”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節認為:“現在多數人講‘國潮’,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潮必須要有根本,而不是天馬行空。”
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表示,《衣尚中國》的定位很好,真正為造就中華民族在衣著服飾,穿戴欣賞方面,以中華審美精神為目標,為人類的服飾文化增添中國元素、中國風格、中國色彩,高揚起中華的美學大旗。
《衣尚中國》首期主題選擇了“錦繡之美”,正是因為織錦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是構築起中國和西方聯繫的重要媒介,而且它就像是刻在我們身上的一個文化印記,可以喻美好,送祝福,更與“河山”“中華”等恢弘字眼緊密相連。
節目組精心從歷史寶庫中挑選出與節目每期主題相契合的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推薦,並邀請觀眾參與到傳統紋樣的創意設計中,讓承載著中國審美的傳統紋樣走進鮮活的當代。
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感慨道:“我想,我們真正要追求美好生活,服裝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它其實是文化歷史與當下生活的一種融合推進,這個意義是非常重要的,這檔節目可以用審美復興,引領我們去追求中國服飾的設計之美。”
《衣尚中國》首期節目呈現正如製作人李思思所期望的:“在歷史中找尋美,在匠心中守護美,在創演中展現美。講述服飾裏的中國故事,汲取中華美學的精神滋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