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三星堆的“郊區” 蜀人生活了五千年

2020年08月04日 08:43:00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三星堆的“郊區” 蜀人生活了五千年

  聯合遺址堪稱一部“京郊人民”的生活通史。

  ---------------

  不久前,一件與《憤怒的小鳥》中的豬“撞臉”的泥塑陶豬,從正在發掘中的四川廣漢聯合遺址“出圈”成為焦點新聞。而在現場考古負責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辛中華看來,聯合遺址距離三星堆都城僅8公里,屬於京畿地區,涵蓋了近5000年來連續不間斷的區域發展史,堪稱一部“京郊人民”的生活通史。

  此前,人們對三星堆的印像是神秘。1986年兩個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立人像、縱目人面具、神樹等青銅器,營造了一個“神”的世界。相比之下,聯合遺址這次出土的大量陶器,多為“鍋碗瓢盆”一類的日常用品,考古工作者稱它們為“鏤空圈足豆”“小平底罐”“簋形器”“瓶狀杯”“小底尊形壺”……但普通人也不難看出,這是一個“人”的世界。

  辛中華介紹,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線(德陽段)工程建設,2019年5月5日至6月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對道路施工影響範圍內進行了系統、細緻的考古調查工作,共發現5處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1處漢代遺址、1處宋代遺址、7處漢宋時期墓地以及27處零星遺存點,遺存面積超過114970平方米。

  其中,5處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與聲名遠揚的三星堆遺址同處沱江支流鴨子河流域,相互之間應該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繫,對於探討古蜀國京畿地區的政治、經濟結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聯合遺址即為其中之一。

  於是,從2019年10月開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對聯合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計劃發掘面積7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7月底,已完成發掘面積近5000平方米。

  考古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灰坑、墓葬、窯址等遺跡數以千計,同時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可以説,“京郊人民”從未離開過這片豐饒的平原地區。

  這其中,又以距今3000多年的三星堆文化的元素最為豐富、精彩,泥塑陶豬和龍鳳紋盤均屬於這一時期,與中原地區的殷墟遺址處於同一時代。

  辛中華介紹,陰刻線龍鳳紋的器蓋出土時已經碎成幾塊,而且全部粘滿了泥土,當時並沒有留意也看不清上面的紋飾。直到今年3月,伴隨著逐漸的復工復産,考古工作人員得以回到考古工地對前一階段“挖”出來的文物進行清洗整理,隨即發現了這幅罕見的“龍鳳呈祥”圖案:一隻帶有羽冠的鳳鳥昂首挺立,一條遊龍盤桓在鳳鳥周圍。

  “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龍鳳配紋器物之一,龍繞鳳的佈局更是極為罕見。龍角、龍須、龍爪俱全,造型已經接近中華文明中成熟的龍的形象。”辛中華説。

  龍鳳紋盤橫空出世後,也引發了學術爭鳴。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認為,“很可能這是一隻虎,並不是一條龍”。而且,古中國的龍鳳崇拜起源很早,但藝術品中見到的龍鳳造型一般都是獨立存在,彼此極少明確關聯。

  究竟是“龍鳳”還是“虎鳳”,留待考古專家們的進一步研究,在我們圍觀群眾看來,無論“龍鳳”還是“虎鳳”,都是吉祥嘛!事實上,大家最津津樂道的還是那只與《憤怒的小鳥》中的豬如出一轍的陶豬,那大鼻孔、那寬眼距,形神皆似。

  辛中華説:“當時做陶器的人也許是隨手一捏,也許是想把豬做得‘乖’一點,增加一點生活中的情趣。這次泥塑陶豬和龍鳳紋器蓋引起如此大的社會關注,説明考古並不是遠離大眾的,它也能給社會增添亮色,給普通民眾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古人和我們一樣,也會有‘呆萌’的創作和審美觀,也一直有著‘龍鳳呈祥’的美好願望,也正是這兩件賦予了古今人們相同觀念的文物,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共鳴。”

  此次發掘也有少量牙璋出土,雖然數量少,但這種高規格禮器的存在也説明,這裡雖然是郊區,也可能是一個較高規格的聚落。三星堆是一個古國的都城,都城之外還有廣袤的土地,有眾多的聚落,有族群繁衍生息。聯合遺址的發現讓我們對那時候的“蜀國”普通民眾的的社會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辛中華説:“聯合遺址延續了5000年,這裡的人們過著自己的生活,生生不息,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它反映的是成都平原持續發展的歷程,讓我們看到這裡的人們是如何走來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