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釋放農業文化遺産的能量與紅利

2020年06月22日 14:49:00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農業文化遺産、古樹名木等”,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農業文化遺産”概念于2002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遺産及與其相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這些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此後,世界各國開始積極發掘本國的農業文化遺産。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農業文化遺産遺存分佈廣泛。2004年,我國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專門設立“中國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項目”。2013年起,“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評選工作正式開展,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産遴選與保護機制的國家。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公佈了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共計118個項目入選。世界範圍內進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的項目已達50個,我國共有15個項目列入其中,位居世界第一。

  延續農業文化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保護農業文化遺産,實質上就是保護那些優秀的複合農業生態系統,延續農業文化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最終實現文化、社會、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價值與意義具體如下: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産,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産合理適度利用”。讓農業文化遺産“活”起來、“火”起來,對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以中國于2005年6月第一個列入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為例,青田縣通過對稻魚共生系統、傳統農耕生産方式、“青田魚燈”等民俗活動及自然景觀的保護與利用,帶動了休閒農業與觀光農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有機無公害的稻魚共生産業得以推廣,青田稻魚米和青田田魚在市場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近年來,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這一品牌每年給當地帶來總産值2億元以上,實現了農民增收,有力推進了當地鄉村振興。據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調研顯示,我國農業文化遺産資源很大一部分位於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重點村,不僅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而且民俗文化多樣、人文景觀豐富,如果得到善待和重視,可以有力推動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保護物種和文化的多樣性。農業文化遺産是一個系統而非單一項目,其保護對象涵蓋了家禽家畜、農耕作物、生産方式、生活習俗、鄉村景觀等多種類型。無論是從項目設置的初衷還是效果來看,保護農業文化遺産都有利於保護生物、生産和文化的多樣性。以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為例,它是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也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由於獨特的自然環境,當地出産“紫香貢米”“紫貢黑米”、紫鵲界“紅米”“貢茶”等大量原生物種。千百年來,苗、瑤、侗、漢等多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瑤山地漁獵文化交融互補,山歌、祭祀、儺戲、耕作、狩獵等各種習俗至今仍散發著古樸神秘的氣息。該地依靠森林植被、土壤、田埂等形成儲水保水系統,更是憑藉獨樹一幟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水源,構成了幾十萬畝灌溉工程景觀。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之後,又促使當地政府、民眾和社會各界對其特質資源更加重視,使其愈加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漫長的農耕生産過程中,中華民族繁衍生息,通過種養結合、迴圈利用、水旱輪作、使用有機肥等傳統農業耕作技術,保持了土地的可持續性生産,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中華農耕文化。很多農田使用了上千年,土地的生産力還能維持長盛不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的肥料是草木灰和人畜排泄物混合而成的有機肥,土地不會污染和板結。例如,在貴州從江地區的農村,當地農民“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批鴨”,形成了“稻魚鴨種養殖複合系統”。稻田為魚和鴨提供了豐富餌料,魚、鴨則為稻田清除蟲害和雜草,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反過來,魚、鴨的糞便又為水稻的生長提供有機肥料,減少了化肥的使用。人與自然協同進化、動態適應,對今天的農業生産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激發鄉土文化活力。農業文化遺産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對話的重要載體,在民族精神、地域環境、歷史文化的延續中顯現,構建了物質與精神、自然與人文等多維辯證關係。作為活態存在的遺産,它既是傳統鄉土文化核心價值依附的根本,也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促進農業文化遺産可持續發展,既要確保農業文化遺産地始終有原住民居住活動,又要讓他們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獲得文化紅利,提高生活水準。對此,要整體性保護好農業文化遺産,進一步激發鄉土文化活力。

  實施整體性保護,讓農業文化遺産潤澤中華

  以設立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為抓手,對傳統農業文化遺産實施整體性保護。繼續分階段有步驟開展全國農業文化遺産專項摸底普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使相關保護區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以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保護農業文化遺産,既要將和傳統農業生産休戚與共的田地、水系、山林等自然環境以及構成農耕文化區有機整體的房屋、道路、交通等人文設施與景觀列為保護對象,更要將農業耕作技術、生産經驗、勞動工具、精神信仰和特有農作物品種與生物資源,以及因農業生産而形成的風俗習慣、道德價值觀念等活態文化納入保護規劃,強調農業文化遺産的整體性、動態性、適應性保護與管理。

  以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為核心,建立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的有效模式和制度體系。為確保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形成長效嚴格的保護機制,國家應出臺切實可行的所有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管理制度應突出“保護為重、活態傳承、平衡利益、發展民生”理念,明確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的範圍和標準;對劃定或確立為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的遺産地,在給予必要資金支援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評價、監督、檢查和評估標準;建立以農業文化保護、耕種技術保護、農業景觀保護、人文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為評估依據的指標體系;劃定遺産開發利用的“紅線”,從制度上杜絕為發展地方經濟而對遺産區生態和文化造成破壞的可能性。以保障遺産地農民基本利益為前提,建立合理的共用機制,鼓勵農戶沿用傳統耕種技術與方式。建立傳統農業生産技術培訓制度,提高遺産地農戶傳承文化的自覺意識。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我國農業文化遺産的資源優勢,將其有度有效地納入鄉村振興和旅遊扶貧之中,保護與利用並重並用,充分發揮其效益。在具體實施中,必須以農業文化遺産有效保護為前提,以遺産地農戶為主要參與主體,以提高當地農戶的經濟收入與生活品質為目標,將“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作為文化資源轉化的基本原則,以農業生産和鄉村旅遊為中心,依據産業間關聯性,通過一系列産業措施和運作機制,使遺産地的經濟發展潛力得到釋放、生存環境得到優化、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從而真正將優質資源轉化為文化紅利。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下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持續提高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的生態服務功能。當前,我國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尚處於初始階段,生態補償資金需求很大,建議國家和省區市財政部門統籌財力,增加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專項資金預算額度。應建立以中央政府補償為主、省區市地方間橫向補償為輔的生態補償機制,發揮政府在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生態補償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確保政府投入力度與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生態補償任務相適應。建立健全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多規劃銜接、多部門協調的長效機制,整合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文保專項資金和涉農資金。以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區為平臺,把保護專項資金、文保專項資金和相關涉農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在農業文化遺産開發利用中,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積極開闢新的資金渠道,探索項目、政策、資金、人才智力、技術、實物等多種生態補償方式。增強農業文化保護地生態涵養區的“造血”功能,實現“輸血式”補償與“造血式”補償並重並舉。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農業文化遺産“不是關於過去的而是關乎人類未來的遺産”。中國農業文化遺産是活態傳承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對我們當下的生産生活産生了深遠影響,也必將作用於子孫後代。我們應充分利用農業文化遺産的資源優勢,將其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堅持保護與利用並重,讓這些寶貴財富潤澤中華。

  (作者:胡彬彬、吳燦,分別係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