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讀庫》千里搬家記

2020年06月09日 10:12:00來源:中國青年報

  《讀庫》千里搬家記

  江蘇南通,《讀庫》新物流基地。偌大的庫房裏,《讀庫》創始人、主編張立憲面帶笑容,踩著平衡車一溜煙滑出去好遠,輕快的背影掠過一排排堆滿圖書包裹的高大貨架,抵達一片頗有未來科技感的“AGV智慧分揀區”,小“機器人”一刻不停,拖著圖書貨架穿梭于揀選站和輸送線之間。

  新物流基地採用AGV貨到人揀選、箱式自動化輸送分揀系統及環形Miniload(箱式自動化立體倉庫),貨到人技術及一體化打包復核系統,實現作業高度自動化,管理高度資訊化,流程高度標準化。

  “我們的書放在這裡真的爽極了!”一座圖書倉庫,既能妥善安置庫存,還能擁抱現代工業,這讓張立憲感覺很爽。

  疫情期間,從北到南,15歲的《讀庫》完成了一次距離長達千里的搬家。6月6日這天,200多人來到庫房現場,網路直播同步進行。張立憲調侃:“這可能是史上最簡陋的一次直播,也可能是在座嘉賓比看直播的觀眾人數還要多的一次直播。”但事實證明,數量多達百萬的粉絲線上觀看,一起祝賀一座圖書倉庫的“喬遷之喜”。

  故事是從2019年11月4日開始的。那天張立憲在“讀庫”微信公眾號上發出求助信,告知讀者,因為一些原因,《讀庫》需要在北京之外的地區,重建5000平方米的庫區,並把18組高位貨架、3300個貨位、所有倉儲物流和安全保障設施、配送團隊和體系,妥善安置到一個合適的新家。

  《讀庫》需要讀者們協助,“把您的書房變為讀庫庫房”。“讓庫房裏現有的書化整為零,散入眾多讀書人的家中,幫助讀庫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次大遷徙,重整旗鼓,以利再戰”。

  張立憲的求助信得到了熱烈響應,“感謝名單連起來大概能繞地球兩圈”。就在過去這不安寧的上半年,屬於《讀庫》的答案有了:新的落腳城市是南通。32噸載重的火車,往返北京與南通之間50余車次,每個車次跋涉1200公里,完成了新舊庫房的順利過渡。

  千里南下,庫房也要適應新的水土。《讀庫》北京編輯部的員工樊超群,出差來南通時看了一眼地圖,這座庫房距離最近的長江大約6公里,距離著名的狼山12公里。

  《讀庫》十幾人的物流團隊也從北京移居南通,其中包括三個三口之家。

  決定隨著《讀庫》搬家轉移人生坐標的一位員工,記錄下離開北京的最後時刻:“走的時候,準備跟堅守在辦公室的小六們一一擁抱告別。可是沒有BGM的助力,掙扎了片刻在扭扭捏捏中作罷。最後抱了抱庫房的頂梁鐵柱子轉身鎖上了庫房的大門。4個大人,1個小孩,1隻貓。迎著黎明的曙光往南方開,一直往南方開。”

  4月16日,第一車貨架到達南通。4月26日,北京發來的全部貨物到位。

  南通新物流基地開業前夕的一個夜晚,張立憲站在庫房外,看著裏面燈火通明,貨架排列整齊,“真的有那種晶瑩剔透的感覺”。“距離向大家發出求助已經過去了7個月,我們熬過了7個月,走過了1129公里來到這裡”。

  《讀庫》在南方的新家,第一場聚會是溫馨的,“家”裏幾乎每一個大小物品都能講出一段長長的故事。

  比如每個抵達現場的人,都會收到一份用藍印花布包裹的書和本子,而這塊藍印花布,是張立憲和南通結緣的起點,以及潛藏的伏筆。

  2012年,張立憲來南通,看到一家面臨拆遷工廠的藍印花布堆積如山的庫存,他對廠長説:“乾脆把這些庫存全都賣給我吧,這樣可以早點清掉庫存。”於是這些藍印花布被發往北京《讀庫》的房山庫房。當年7月,北京暴雨,這個庫房被山洪沖毀,很多書和紙張被沖走,上百箱藍印花布卻在淤泥裏“倖存”。

  暴雨過後,張立憲和員工們挖出淤泥裏的藍印花布,清洗、晾曬乾凈。張立憲的妻子對他説,這些布都是“患難之交”,不要丟。“我也覺得這些布跟我們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情,就一直沒舍得動它,留到現在”。

  誰都沒有想到,整整8年後,這些藍印花布竟被“完璧歸趙”,重新回到南通,成為《讀庫》新庫房送給客人們的第一份禮物。

  來到現場的還有《讀庫》的作者,如冷冰川、王曉映、顧曉光等,他們亮相的造型也很獨特:依次抱著一隻裝有自己作品的藍色料筐登臺,張立憲每介紹一個人的作品,臺下人群中都會迸發出很驚喜的一聲“喔”——一個個只在《讀庫》紙頁間與讀者默契相見的名字,這一刻忽然被翻開了現實的“身份牌”。

  現場到處貼著“為讀而庫”字樣,最初與後來的所有相聚,都是因為閱讀才有了意義。“讓書像書”,讓內容之外的其他環節不打擾到讀者、寫作者和做書者,是張立憲一直以來的心願,比如《讀庫》自2008年起就開始嘗試的自營直銷模式。

  而《讀庫》庫房這一次搬家,除了地理意義上的位移,內裏也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的升級。

  《讀庫》新物流基地總面積6173平方米,其中高位貨架倉儲區3155平方米,智慧分揀區1230平方米,人工臨時區640平方米。其中,分揀區因自動化設備的加入,是北京庫房分揀區的1.7倍大。

  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來看了一圈,發微博説:“讀庫的新物流中心,很搶眼的,是6個小機器人,把書架背著滿屋亂竄,一會兒都不停下。”

  這些“小機器人”也是張立憲最喜歡的,“特別厲害,每個能頂起1200斤的重物,他們真的是不知疲倦,自己分析數據“,可以幫助《讀庫》日均處理8000個訂單。

  “這個智慧作業系統標誌著讀庫的新征程。在中國,由於人工便宜,企業大多不願做技術改造和升級迭代,但我認為出版業是現代工業,我們需要用最先進的現代化設備,最大程度地解放人力,再專心致志地做好我們的書。”張立憲説。

  他調侃,等這套智慧作業系統調試好了,《讀庫》物流基地的小夥伴們上班就等著部署,從每天要走兩萬步降低到0步,“我真擔心這些傢夥的身材還能不能那麼魔鬼”。

  之所以為一座圖書倉庫投入這般高能的“升級”,張立憲的考慮是,這年頭還願意花錢買書的人是很在乎書的,也很在乎一本書送到自己手上之前遭受過什麼待遇。“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倉庫不應該是那種見不得人的臟、亂、差的‘後廚’,而應該是一個窗口,它隨時經得起讀者的觀察,經得起讀者的打量”。

  這座庫房未來會向公眾開放。張立憲希望讓孩子們都來體驗一下“書的世界是什麼樣”,以及在這個看起來很工業化的空間裏,各地作者、讀者可以來此作講座和分享活動,所有人一起享受思想的碰撞。

  張立憲感慨,這座庫房讓《讀庫》及支援者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雖然有了庫房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高枕無憂了,依然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相對來説,接下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尤其在南通親友們的幫助下,在這方面我們不用再受打擾了,我們就專心致志地編書,讓我這個人也能成為大家的一顆行走的定心丸”。

  能成為定心丸的人和事物,都是在時間洪流裏有所堅守的。15年前,以刊發中篇非虛構文章為主的《讀庫》問世,意為“閱讀的倉庫”,每兩個月出版一輯。15年來,《讀庫》出了100期。

  2020年6月,千里搬家後的新物流基地正式啟用,開始書寫另一座城市“為讀而庫”的故事——第101期《讀庫》將從南通發往全國各地。

  還有一樁很耐人尋味的巧合。開業儀式現場來了一個南通本地的鐵桿讀者,《讀庫》安家南通,張立憲第一時間想到這位讀者,邀請他來庫房看一看。

  自從張立憲創辦《讀庫》開始,這位讀者10多年來每年年底,會堅持通過銀行賬號匯款訂閱下一年的《讀庫》。他會給張立憲發一條短信説明已付款訂閱,張立憲會回復“好的”,但從未見過本人。後來訂閱的支付方式變得多元,而那個唯一保留的銀行賬戶上,每年都會準時出現一筆“頑固的匯款”。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