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時評:延伸實體書店的空間觸角

2020年04月20日 09:01:00來源:人民日報

  延伸實體書店的空間觸角(人民時評)

  與所能觸及的讀者距離近些、再近些,與讀者的精神聯繫緊些、再緊些,才能積累自身的競爭優勢

  如今,一些外賣平臺開始賣起“精神食糧”,用戶可像點外賣一樣下單購買書籍或文創産品,由外賣小哥配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實體書店客流銳減,類似的線上創新更趨活躍。

  實體書店的經營創新、轉型發展,並非新話題。近年來,隨著電子閱讀與網上書店的興起,實體書店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無論是入駐外賣平臺賣書,還是借助網路直播“帶貨”,種種探索與努力,為實體書店創造了更多發展可能性。儘管實際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但相關探索給人以啟示:用好線上平臺和資源,發揮好“引流”作用,可以有效延伸實體書店的空間觸角,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親近書籍。

  獨特的地理方位和空間存在,為書店的差異化競爭提供了可能。在電子閱讀、網上書店的包圍之中,如何挖掘“近”的潛力、深耕社區資源,可謂實體書店突圍的關鍵。除了少數影響力超群的知名店面外,大多數實體書店必須依靠周邊的客流。無數書店的發展過程證明,不因地制宜則難存,千篇一律則難興。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做好功課:一定距離內的潛在讀者,他們有怎樣的知識背景,怎樣的閱讀需求;怎樣選書、佈置店面、提供附加服務,才能更好地服務這些“近處”的讀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區書店、校園書店相繼涌現。這些書店之所以贏得了穩定的讀者,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它們重視並善於為附近讀者服務,互動良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拓展實體書店的發展空間,並不意味著無視距離、試圖把遠處的消費者盡可能拉到店裏,而是要以更綿密的觸角,去深度感知一定距離內的潛在讀者,進而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更好地滿足甚至引導他們閱讀。

  當然,並不是説一家書店落戶在某處,周圍的讀者就會自動匯集起來。與外賣訂餐相似,實體書店也受制于“距離”的運作邏輯。與所能觸及的讀者距離近些、再近些,與讀者的精神聯繫緊些、再緊些,才能積累自身的競爭優勢。為此,那些有助於打開空間觸角、與潛在讀者交互的方式,都不妨嘗試。外賣、直播、讀書會、文創空間……這些,已經不再僅僅是增加經濟收益的途徑,而是一家實體書店得以立足紮根、形成差異化風格的社會資源。打開空間觸角,挖掘“近處”的潛力,修煉內功、因地制宜,才有助於形成獨特風格,真正贏得讀者。

  實體,是一種綜合性的場景。與電子閱讀相比,去書店挑選、購買、閱讀紙質書,是一種傳統而有儀式感的體驗。與網上書店相比,進入一個可以駐足的空間,並在這個空間中人與書相依、人與人相處,也是難以替代的。因此,儘管科技快速進步、社會不斷變遷,紙質書印刷並未如一些人當年想像的那樣被取代,扶持實體書店也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作為現代城市的重要文化坐標,實體書店不僅是銷售場所,更呼應著人們的精神生活。一批充滿生機活力的實體書店,如星辰散落在城市空間,共同承托著一個文明的書香社會。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實體書店更好融入當代生活、在競爭中存續發展,這也體現著一個地方文化建設的誠意和內功。

  虞金星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