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石學是考古學不成熟的童年嗎

2020年04月14日 14:27:00來源:中國青年報

  聊了那麼久考古,你有沒有想過“考古”二字究竟從何而來?

  上溯歷史,北宋便有一位名叫呂大臨的名士撰寫過著作《考古圖》。但請不要誤以為呂大臨曾拿著手鏟、下到田野發掘,《考古圖》中輯錄的是當時官府和民間收藏的211件銅器與13件玉器。在北宋士人的觀念裏,對銅器與石刻之類的研究,是謂“金石之學”。

  現在看來,近一千年前的呂大臨對古物的研究成果,雖難免錯漏,仍意義不菲。在《考古圖》中,他能把銅器按時代與器型分類,記錄尺寸、重量、出土地點與收藏人等資訊,並繪製圖樣、摹寫銘文。

  只是和如今的考古學比起來,金石之學少了一大塊至關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考古,換言之,那些能從古物所處遺址中讀出的資訊,如年代、用途、性質,金石之學就力有不逮了。因此,金石學家格外青睞古物之上的字句,而這與主要從“土”裏解讀歷史的考古學家的行事就不盡相同。但正如“考古”這個名號傳承至今所暗示的,上個世紀,考古學從西方舶來之後,金石之學是不是“中國的考古學之源”,就成為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

  民國時期,曾有一個以時任燕京大學教授容庚為核心的研究團體“考古學社”,治學便傾向於傳統金石之學的路數,似乎表明這門“舊學”經“新學”改造後仍具有生命力。1949年以後,金石學徹底在考古學面前“敗下陣來”,《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1986年版)“金石學”詞條説得明白,“近代考古學在中國誕生以後, 仍有一些學者對非科學發掘所得的銘刻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但這種研究已逐漸演化為考古學的組成部分,因而金石學作為獨立的學問已不復存在。”

  很多人認為,中國古代只算得上擁有前現代的“經驗學科”,算學、中醫、國畫,與相應的現代學科——數學、醫學、美術,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不夠“科學”的金石之學,被考古學等“科學”吞併,以至金石學家日益人丁寥落,是時代的“進化”。

  中國古人確有自己的時代局限,但金石學真的只是考古學不成熟的“童年”嗎?

  説回呂大臨,作為著名理學家程頤高足的他,“不留連科舉”,在他眼中,古物非同小可,“非敢以器為玩也,觀其器,誦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遺風,如見其人矣”。金石中濃縮的,是理學家心中中國歷史上那最偉大的聖人時代,這種復古思潮,甚至發展到仿製古代青銅器。這是眼見安史之亂後二百餘年衰世的北宋士人,從唐代窮奢極欲的反面中,參悟出的人生哲理與準則。摩挲金石的那一刻,也許“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就能在呂大臨耳畔迴響。

  而在改天換地的近一千年後,當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1928年在殷墟掘下中國官方考古的第一鏟時,“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要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在中國”,已經成為新一代知識分子心中的航標。鴉片戰爭後重建一個現代中國的宏願,終於延伸至考古學這一領域。

  但無論金石學還是考古學,學問都是知識分子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作出的思考與選擇。今天的中國考古學家,也懷揣著一個“挖出中國歷史輝煌時代”的夢,一如千年前呂大臨的所願,“以補經傳之闕亡, 正諸儒之謬誤”。(奚牧涼)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