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鼎公婆:源自草根的“魔性”之舞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濃粧艷抹媒婆痣,寬袖闊腿搖擺姿,熊熊烈焰燒妖氛,公婆抬鼎留乾坤……説起泉州乃至閩南最“魔性”的民俗表演,火鼎公婆一定榜上有名。獨具特色的鄉土氣息、詼諧逗趣的表演形式、神秘的民間信仰色彩,讓它根植于泉州草根文化的血液中,寄託著百姓對消災解難、國泰民安的希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動取消,但“泉州鯉城火鼎公婆”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潤珠並沒有閒著,她通過線上渠道,為學習者們示範動作,督促大家在家勤練習。她説,我為鄉親送歡樂的初心從未改變。
火鼎“踩路”,“公婆”扮醜
史料記載,清代中後期,火鼎公婆表演已在泉州城鄉流行,多見於迎神賽會的民俗踩街活動。民間認為,這種表演源於城隍、王爺等神祇出巡時抬火鼎“踩路”,表達了人們對驅除疾疫、驅邪鎮惡的嚮往和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求。
過去,火鼎公婆表演一般由抬著火鼎的“火鼎公”“火鼎婆”及挑著柴火擔子的“女兒”組成。“女兒”需不時往火鼎中添加柴火,讓火鼎越燒越旺。但表演者也常被燙傷,臉會被熏黑。隨著時代變遷,柴火已為“電子火”替代,同時不再有“女兒”挑柴,表演核心集中于“公”“婆”二人。2007年,“泉州鯉城火鼎公婆”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作為“丑角”,火鼎公婆的裝扮與泉州高甲戲中的“破衫醜”“家婆醜”相似,有濃郁的地方戲曲韻味。吳潤珠介紹説,單是火鼎婆的舞蹈步法,就分為小碎步、掌中木偶步、提線木偶步、四方步、上山步、下山步、過獨木橋步等近十種。
更妙的是火鼎公婆的神情手勢。踩街時,演員根據隊伍節奏自由發揮,舞姿神態變化無窮。雖然是丑角,“公婆”表演“打情罵俏”須體現出詼諧滑稽感,“歪唇咧嘴”亦顯可愛。如何神形俱佳,全憑演員自身的經驗和默契。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裝扮和道具就顯得特別重要。“火鼎婆”濃粧艷抹的臉上,常點著一顆蜘蛛狀的媒婆痣,寓意“知足常樂”;“火鼎公”則頭戴圓帽,身穿馬甲褂子和寬筒褲,腳著黑布鞋,手拿長旱煙管。兩者風格既詼諧又和諧。
“觀眾開心,我就開心”
從14歲拜師算起,吳潤珠已整整扮演了39年“火鼎婆”。她還記得,學藝初期,師父是村裏年過古稀的吳世聰老人。“雖然師父瘦瘦小小,但他是個‘練家子’,演起‘火鼎婆’來神形兼具、風情萬種,一搖扇、一扭頭,全身都是戲。”吳潤珠説。
當年,娛樂活動少,民俗表演很受歡迎。火鼎公婆、踩高蹺、拍胸舞蹈、跳鼓舞……喜歡表演的吳潤珠樣樣都學。“民俗表演沒有科班,就看自己領悟力,更多靠實踐積累。”拜師不久後,她就經常跟隨師父參加十里八鄉的踩街活動,一點一滴熟稔了技藝。而今,插上誇張的大花,套上寬袖闊腿的衫褲,蒲扇一揮一舞間,吳潤珠就瞬間化身為逗趣的“火鼎婆”。
“看師父表演好像很簡單,學了才發現很辛苦。”吳潤珠説,走上山步,腰要後挺;走下山步,腰要貓著;走獨木橋,腳尖要踮著……這些細節,不光要多年苦練基本功,還要在長年表演中體會總結。
雖然火鼎公婆的表演短則幾分鐘,長則七八個小時,但吳潤珠絕不願敷衍,常常一場表演下來,她感覺“骨頭都不是我們的了”。圍觀觀眾的肯定、讚賞和有趣的互動,讓她跳得不知疲倦。“觀眾開心,我就開心。”這是吳潤珠堅持數十年的最大動力。
藝術印記,百年傳承
泉州民間信仰氛圍濃厚,作為最“根紅苗正”的“火鼎婆”,吳潤珠過去每年都有數百場表演。近年來,各地響應移風易俗號召,一些依賴於祝禱活動的表演隨之減少。由於收入不穩定,專職從事火鼎公婆表演的人並不多。
“當年一起學的十幾個孩子,現在還在表演的只有我一個。”吳潤珠告訴記者,雖然民俗活動少了,但作為原汁原味的泉州民俗特色表演,火鼎公婆仍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愛和文旅部門的重視。一些商鋪開業、大型晚會,也常能見到火鼎公婆的身影。
“從我師父的師父那輩算起,僅是我們這一派,就傳承了百餘年。”現在,吳潤珠也成了很多人的師父,她的丈夫在工作之餘也向她學習“火鼎公”的表演,日積月累,如今也成了“半專業人士”。2016年春節,吳潤珠夫婦受邀參加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的表演,成了一對真正的火鼎公婆。除了在本埠獻藝,她的舞步還出現在港澳臺及馬來西亞等地。
近年來,隨著泉州對當地非遺項目加大重視和推廣,慕名前來向吳潤珠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有藝術團成員、高校師生,還有來自德國、日本等國的外國友人。他們的共同點是對閩南傳統民間藝術感興趣。”吳潤珠説,只要有人來學,她就用心教,希望這些學習者能把火鼎公婆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令吳潤珠欣慰的是,泉州不少學校正在將閩南傳統藝術的傳承付諸實踐。比如,從幼兒園到中學,吳潤珠多次到校園裏為孩子們上課,大多數人對火鼎公婆的藝術特色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2018年,吳潤珠成為省級非遺傳承人。“政府對我們傳統民俗這麼支援,我一定會盡力去演出,直到跳不動為止!”雖已過“知天命之年”,她仍懷著滿腔熱血,不遺餘力地推動火鼎公婆表演的傳授。“希望它能一代代流傳下去,成為閩南人永遠的民俗藝術印記。”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