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呂遠:用音符記錄時代風雲

2020年03月26日 09:17:00來源:光明日報

 

  【走近文藝家】

  今年2月,為支援中國人民戰疫,日本政府和人民捐贈了大量物資,並附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詩句,感動了無數國人。而當日本的疫情日趨嚴重時,我國政府、企業和人民,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向日方捐贈了物資,與日本人民攜手共克時艱。

  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互動讓在家休養的我國著名詞曲作家呂遠深受觸動。“我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事就是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呂遠説,“患難見真情,疫情期間兩國間暖心的相互馳援,引發全網刷屏,説明中日兩國人民都是愛好和平的,和諧最得民心。”

  1929年9月11日出生於遼寧丹東的呂遠,曾經歷過日本帝國主義長期的殘暴統治。“在自己的土地上被欺壓、被侮辱”和“當亡國奴”的經歷使得呂遠從童年開始就立志要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這也是他一生都在用音樂謳歌中國軍人、謳歌建設者、謳歌美好生活的原動力。

  早年的經歷並沒有讓呂遠一直活在仇恨中。他認為,“應該把日本軍國主義與日本人民區分開”,和平友好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只是這種心理的變化經歷了一個過程。

  呂遠從小就喜歡音樂,13歲考入臨江礦山學校,學習採礦、冶金等專業技術的同時還系統學習了西洋音樂。1945年秋天,共産黨接收了他們學校並帶來了革命文藝作品《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剛開始,呂遠覺得這些作品又俗又土,不過他的觀念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1946年,呂遠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宣傳隊,演出時,他們自信滿滿地上臺演奏自以為高級的西洋樂曲,臺下的老百姓和戰士不僅沒人鼓掌,還開始無聊地交頭接耳。而接地氣的民族音樂一響起,臺下立馬就熱鬧起來,掌聲叫好聲不斷。這樣的落差讓呂遠意識到,無論什麼音樂,人民喜歡、人民需要才是最重要的。1948年在遼東省(解放區)林業局職工宣傳隊的積累,加上1950年之後在東北大學(後改名為“東北師範大學”)的深造,使呂遠系統掌握了音樂知識以及革命文藝理論,從而奠定了他的音樂觀和創作觀。直到今天呂遠仍反覆強調一句話:“歌曲是為時代和人民服務的,歌曲經典不經典,人民群眾説了算。”

  1954年,呂遠被分配到中央建政文工團做創作員,為表現新中國建設戰線的感人事跡而創作。“新中國第一批現代化工業基地的建設者,都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轉業軍人。戰爭結束後,黨中央一聲令下,幾十萬軍人脫下軍裝,交回武器,拿起瓦刀和鐵鍬,走向無盡的原野,開始新的戰鬥。”呂遠説,“從祖國的東北、西北到祖國的東南、西南,他們開闢了一個又一個工地,修建起一座又一座城市,直到兩鬢漸白。”呂遠在他們中間奔走,在風雨和塵土中創作出《建設者之歌》《克拉瑪依之歌》《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再見吧,第八個故鄉》等經典作品。

  1963年呂遠被調到海軍政治部歌舞團任藝術指導,開始創作反映祖國海防建設和軍人品德的歌曲,他又跑遍祖國萬里海疆,採訪了無數英雄,創作出《八月十五月兒明》《鋼鐵戰士麥賢德》《毛主席來到軍艦上》等歌曲。

  “文革”結束後,新的文化生活開始了,呂遠的作品也開始反映新時期人們的生活,《泉水叮咚響》《牡丹之歌》《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等相繼涌現。呂遠的作品不僅成了中國各個發展時期的時代強音,同時也在傳唱中持續帶給人無窮的力量。比如,《泉水叮咚響》如破冰船般開創了愛情歌曲的先河,影響了幾代人。

  很多人知道呂遠是著名詞曲作家,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他的音樂成就了蔣大為等一大批優秀歌唱家,但是知道他做過二十多年中日文化交流工作的人卻相對較少。

  呂遠早期曾協助中國音協翻譯過日本的群眾歌曲。改革開放初期,中日兩國開始進行一些文化交流時,他被派去接待日本音樂團體。他促成了兩國藝術家共同演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合作的第一部大型歌劇《歌仙——小野小町》。隨著交流與合作的深入,呂遠更意識到睦鄰友好的重要性。

  30多年來,呂遠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不懈努力。他將《北國之春》等30多首日本歌曲譯配、介紹到中國,他創作的《世界之愛》《永遠要憧憬》《人人心中花盛開》《東京灣——揚子江》《北京——琉球友好之歌》等作品在日本廣為流傳。此外,呂遠還曾邀請中日兩國藝術家在八達嶺、山海關等地連續舉行十屆“長城之春”音樂會,推出了大量中外友好、世界和平、環境保護等公益題材的音樂新作。

  記者曾因一次採訪走進油城克拉瑪依,當時對一個細節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克拉瑪依市區廣場、文化館、學校等隨處可見《克拉瑪依之歌》的“蹤跡”——曲譜和到處飄蕩的歌聲。與他的音樂如此“高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呂遠本人卻極其低調。他常説:“我只是一名文藝戰士,只是在儘自己所能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的任務。從我個人來説,是沒什麼成就可言的。”

  91歲的呂遠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音樂事業。雖然歲月不饒人,體力不如以前,但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他,他都時刻準備著。

  (本報記者 劉平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