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70家廣播媒體聯訪閩臺紅磚古厝 感受同根同源血脈親情
連日來,第十四屆兩岸廣播春節聯播暨閩臺紅磚古厝聯合採訪團70家媒體記者走訪了福建閩南和金門的古建築群,共同領略閩臺一脈相承的建築風格和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
紅磚建築又叫“紅磚厝”,紅磚紅瓦,艷麗恢弘,盡顯建築之張揚,而內在則質樸端莊。明清時期,隨著大量閩南居民遷移、開發臺灣,閩南民居在建造風格和建築材料上對臺灣民居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閩臺兩地不僅在血緣和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相通相近,而且在古厝民居形式及風格上傳承有序,自成體系,個性鮮明。
蔡氏古民居位於泉州南安,係清末旅菲華僑蔡啟昌、蔡資深父子于清同治二年(1862年)建造,清宣統三年(1911年)竣工,前後歷時近50年。古民居共有建築23座,大大小小房間近400間,有“閩南建築大觀園”之美譽。
斑駁的磚墻、高高翹起的燕尾脊、寓意吉祥的木雕磚雕。臺灣媒體代表團團長、也是行銷公司總經理廖鳳彬看得尤為仔細,他感慨地説,臺灣雲林老家也有幾座紅磚古厝,隨著歲月更疊,已經年久失修,蔡氏古民居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墻壁、磚瓦、梁柱,都和老家的民居頗為相似,“來到這裡有回家的感覺。我回去後應該再做努力,把我們老家古厝再恢復回來。”
埭美古村落位於漳州龍海,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兩張國字號名片。村內古民居群為典型的閩係紅磚建築,276座民居中明清時期古民居就有49座,是目前福建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古民居建築群。
臺灣噶瑪蘭廣播電臺臺長陳宏津先生常常在節目仲介紹福建古建築,此次受邀首次前來直言“很親切”。“古民居能讓我們感受祖先們走過的路,古老的建築、物件透露的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除了要對古民居的硬體部分進行修繕,對於祖先留下來的優良家風更應該傳承,這樣才能讓下一代了解祖先艱辛的歷程,砥礪後世子孫不畏困難,勇敢向前衝!”
位於廈門大嶝田墘社區的鄭氏聚落現存紅磚古厝148間,每間古厝各具風格,都有一段生動、滄桑的家史和創業史。這其中有12棟建築是“金門縣政府舊址”。抗日戰爭時期,金門島淪陷後,金門縣政府撤退到大嶝島抵抗。大嶝的百姓主動捐獻木頭,門板、石料,協助部隊修築工事,打響福建抗日第一槍。
聽了文史專家鄭水忠講解後,臺灣媒體記者頗為感慨,紛紛在“金門縣政府舊址”留影。臺灣旅遊我最大網路電臺總監林亞説,第一次實地看了抗戰時期金門縣政府歷史陳列展,了解了當時金門縣政府退守大嶝島的歷史,老照片、實物、圖片資料,每一件都是當年大嶝島民眾同心抗日、抵禦外敵的真實歷史記錄,令人感動!
金門至今遺存2600多幢紅磚古厝,中堡紅磚古厝是金門島至今保存完好且規模最大的閩南民居建築群。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十八間王家厝”,有雕畫精美的閩南傳統二進式紅磚古厝16棟,家祠1棟,學堂1棟。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副總裁印永清對古民居深厚的內涵頗感興趣,他説,雖然金門古民居規模沒有閩南古民居那麼大,但是其中的脈絡是相關聯的,儒家思想蘊藏在閩臺古民居建築中,體現中國人內斂、包容的性格。
位於金城鎮西南角的水頭聚落,是著名的僑村。這裡既有傳統的閩南大厝,又有歐式風格洋樓,西式屋頂和中式窗楞相輝映,燕尾脊與巴洛克式門柱相得益彰,猶如歷史建築的展列館。其中代表性建築“得月樓”,建於1934年,當時是金門島上最高的樓,也是金門的地標。
金湖鎮的瓊林村,原本為蔡氏宗族聚落,因人才輩出,明神宗御賜“瓊林”為村名。蔡氏家廟內,四處可見“進士”“文魁”“五世登科”“兄弟文魁”等顯赫匾額。
東南廣播公司總監林興華説,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連建築風格也是一脈相承。紅磚古厝這一典型風格的古建築群,見證了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的歷史淵源,體現了閩臺鄉親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也承載著兩岸同胞的鄉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廣播人從昔日空中對陣,轉變為今日交流對話。當走進閩南古厝,臺灣媒體記者高呼:“我們回家啦!”那一刻,閩南鄉親瞬間淚崩,紛紛伸出熱情的雙手歡迎臺灣鄉親回家;當走進金門紅磚大厝,大陸記者感覺一切都是那麼親切熟悉,就像在鄰居家串門,金門鄉親紛紛端出熱茶歡迎親人來訪。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董事長曾祥輝表示,福建省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正在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舉辦兩岸廣播春節聯播暨閩臺紅磚古厝聯合採訪活動是貫徹落實“26條措施”的具體行動,有利於推動兩岸媒體交流、增進兩岸同胞骨肉親情,衷心希望兩岸媒體在融合發展方面先行一步,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匯聚更多正能量。
2008年,金門有關部門提出兩岸紅磚建築聯合“申報世遺”;2010年,在海峽兩岸文化遺産保護論壇上,兩岸專家呼籲紅磚建築儘快聯合“申遺”;2012年11月,國家文物局將閩南紅磚建築聚落列入申報世遺預備名錄。
2020年,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産大會將在福州召開。兩岸70家廣播媒體將結合這一主題,共同製作播出春節聯播節目,為海峽兩岸鄉親送去濃濃的新春祝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