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去偽存真傳承非遺雅樂 弘揚正統修煉文化內核

2019年12月10日 10:55:00來源:中國青年報

  去偽存真傳承非遺雅樂 弘揚正統修煉文化內核

  古琴,這一古代文人階層喜愛的藝術,近年來回歸到大眾視野中來。

  12月7日,全國古琴專業教學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參加研討會的嘉賓有來自全國各大音樂學院的教師,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還有3位超過80歲的古琴家。與會嘉賓總結專業古琴教育經驗,分析專業古琴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産生的根源,探討專業古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為更好地培養專業古琴人才,完善古琴學科建設,傳承和發展古琴藝術發揮作用。

  “古琴是中國歷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傳統樂器。我們已經梳理了很多歷史資料,把琴學和文學、藝術、東方史結合起來,真正傳承給下一代。傳什麼?承什麼?教什麼?學什麼?這些是我們辦學教學、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説。

  承載文人氣質的陽春白雪

  “中國的古琴,不但在藝術上具有東方漢民族的特點,還蘊含了重要的人文精神。”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原司長馬文輝表示,古琴有重要的人格意義,學古琴是通過天地萬物來修煉、提升自己,形成超凡的人格。

  古琴音樂包含著中國審美裏的“含蓄內斂”——不是外放式的美。古琴高手彈奏曲子時給人的感覺是若有若無,好像聽得到,又好像聽不到,跟西方交響樂排山倒海而來的征服美,明顯不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古琴家吳釗認為,古琴是中華民族的精英文化。古琴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天人合一思想,依然有現實意義。“比如《梅花三弄》,曲子好聽,亦通過旋律和梅花的形象,傳達出一個人要像梅花一樣有風骨、不怕邪惡勢力打擊的意向。所以古琴曲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品質。”吳釗説。

  吳釗還表示,古琴藝術的本質是音樂,音樂包含在文化當中。我們要對本民族的文化有自信,也要有傳承文化的責任。在師承轉換、世代交替的過程中,傳統技法的變異或流失,造成了同樣的琴曲、流派雖然旋律框架沒變,但彈出的味道變化很大。“古琴缺的是文化,傳承中要把一首傳統琴曲好好傳給後代,要從文化的責任心方面考慮問題”。

  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係教授李祥霆看來,至善至真,妙亙古今是古琴之道,指法是古琴藝術的靈魂。“古琴演奏就像我們用毛筆寫行楷、行草,字體是變化的,線條是變化的。古琴演奏還像我們朗誦,能夠打動人、感動人,傳達深刻美好的意念”。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丁承運希望,不要把浮躁帶到古琴的表演中。“古琴的精神,除了技術層面、音樂層面,還有人文精神層面,如果不能把握古琴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技術越嫺熟離古琴藝術越遠”。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傳統文化

  作曲家譚盾的《武俠三部曲》、小提琴與古琴雙協奏曲《英雄》、作曲家唐建平古琴協奏曲《雲水》等都為古琴新作品在世界音樂舞臺上更廣泛地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作曲家將古琴演奏和創作作為作曲的哲學思考範疇,古琴藝術逐漸跨越本民族領域,進入到更廣闊的世界音樂發展的階段。

  2013年11月,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單。古琴藝術不僅是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和精神財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龔一認為,現在很多人追求傳統文化,古琴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但大多數人追求的是表層,沒有進入內核。龔一建議,有能力、有場地、有話語權的時候,要積極引導大眾的觀念。就古琴來説,它是個物體,發出聲音傳遞感情才形成音樂,成為音樂才歸為藝術類,歸為藝術類才進入文化範疇。

  在傳承古琴藝術和傳統文化方面,龔一建議,老師應以正確的情緒理念進行教學,遵循藝術規律和規則進行教學,同時還要身教、言教。學生應熟悉應用五線譜、簡譜、減字譜,積累舞臺音樂經驗,重視打譜等。

  “教育關係到一個民族文化和修養的提升,教學是學科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正確的教學是對古琴事業發展、對業餘愛好者學習的引領。對於古琴藝術愛好者、專業表演者來説,應增加文化和文學修養,以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龔一説。

  當代高校教學:琴人琴樂琴學並重

  從20世紀初的古琴家王燕卿、王露,到新中國成立後的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張子謙和劉少椿等,他們都是民間的老藝人,從書齋走向課堂,從事古琴專業的教學。

  音樂院校和音樂團體為古琴家提供了棲身之所,古琴這棵老樹開始發芽。在穩定運作了數十年後,古琴發展又來到了十字路口,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産進入校園,尤其需要思考的是高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古琴人才?

  “學者型的琴家”和“精通古琴演奏的學者”是現場幾位嘉賓所倡導的。

  天津音樂學院教授李鳳雲認為,在古琴的教學傳承上應進行多維度思考和實踐,包括傳承深厚的人文精神、彈奏技法,最大限度地挖掘與整理留存於世的文獻曲目並將之發揚光大。

  “教和學相互作用的關係中,教師作為主體,對琴的認知至關重要。前輩在琴學領域耕耘幾十年,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只要秉承學古人學前輩,提高對古琴藝術的認知,修正自我,就會在傳承中受益。”李鳳雲説。

  專業古琴教學中普遍重視演奏技巧,但是因為古琴有其特殊性,技術固然重要,演奏者的修養和文化內涵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重技術而輕琴學的問題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重點。

  “我們要放重點于古琴技法、音樂藝術和文化的多重性。”李鳳雲建議,學生課程的設置要全面考慮、週密計劃,包括文獻解讀、琴譜分析、古琴藝術的審美與實踐、前輩前人的打譜分析、當代琴家的經典演藝等。

  自古琴被納入專業樂器演奏的教學,便逐漸脫離了其原來所賴以生存的文化背景,而進入一種新的專業音樂環境之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章華英總結了60餘年古琴專業教學的成就,她認為音樂學院培養的優秀專業古琴人才,為古琴教學方法的規範化、古琴演奏技術的提高、琴曲的創作與打譜、演奏形式的多樣化等,均作出了重要貢獻。古琴藝術應當作為一筆完整的文化遺産得到全面的傳承。

  文化底蘊和古琴人文精神的缺失,是目前專業古琴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在中青年琴家中,已出現了散于東西南北、風格技巧卻很相似的演奏家群體,存在著古琴審美觀念和演奏風格的趨同化現象。如何培養兼具良好的傳統文化修養和音樂學基礎的古琴專業人才隊伍,是當下古琴專業教育中的一個難題。對此,章華英提出在培養目標、招生、課程設置等方面,均可作適當的調整。

  “通過前輩琴家的努力,琴譜的整合已經準備好了,琴曲曲庫已經初具規模,演奏技藝、樂器改革、審美意象等‘東風’都已具備,前人的寶庫已在那裏,就看今人怎麼好好利用。”中央音樂學院副研究員吳葉説。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曼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