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愛與祝福用絲線纏繞——訪鹿港古稀“春仔花”工藝師施麗梅

2019年09月10日 07:5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根紅絲線,在細鐵絲上將月牙形紙片和金箔紙緊緊纏繞,再經幾捏幾折,一顆小巧的石榴、牡丹或花葉就呈現在眼前。絲線緊繃且密實,透出與金箔相映成趣的淡淡光輝。

  在臺灣彰化縣鹿港小鎮,年逾古稀的民間工藝師施麗梅堅持著這門數百年曆史的花飾製作工藝——春仔花。

  “小時候,只要鄰居姑婆們開始做春仔花,就知道有人要出嫁。”施麗梅回憶説。

  在臺灣彰化縣鹿港小鎮,年逾古稀的民間工藝師施麗梅堅持著有數百年曆史的花飾製作工藝——春仔花。這種纏花技藝主要流行于閩南地區,明朝後期隨閩南移民來到臺灣並傳承至今,也被稱為閩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圖為施麗梅接受採訪。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春仔花,也被稱作開不敗的吉祥花。資料記載,這種纏花技藝主要流行于閩南,明朝後期隨移民來臺並傳承至今,也被稱為閩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早期春仔花以紅色為主,常在婚嫁時作為新娘及女性嘉賓的發上飾品。因寓意吉祥,逢年過節或喜慶之日,也會佩戴。

  “每支春仔花,都有吉祥含義,帶著愛與祝福。”施麗梅介紹,如基本款的“新娘花”包含四顆石榴寓意“多子多孫”,六個葉片意為“開枝散葉”,兩朵牡丹是“花開富貴”,作為點綴的幾顆金色串珠則取“金玉滿堂”之意。

  至成年、成家、與丈夫共同經營婚紗攝影,施麗梅每每都讓新娘佩戴春仔花留下幸福瞬間。直到某一日,絹花、緞帶花或塑膠花成為新娘們的新選擇。

  “春仔花式微了,四處都買不到。”這一發現讓施麗梅有些難過。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她開始回憶姑婆們做花的過程,並嘗試自己動手。

  “也不是很困難,只是手要巧,做得要多,熟能生巧。”施麗梅謙虛地表示。那雙因用力纏繞絲線而變形的手指骨關節,透露著工藝的不易。

  除復原“新娘花”,施麗梅逐漸創作出各種新穎款式。例如,有新娘想佩戴“鳳凰”樣貌的春仔花,她就做出鳳凰頭樣,同時用石榴、百合、蝴蝶等圖型組成身體、尾翼,獨具風姿又意含吉祥。

  “怎麼剪紙片、編花樣,一步一步都要想”,施麗梅説,有時做夢都是怎麼改良樣式。目前她正製作的鳳凰,已改到第二十五、二十六版了。

  做春仔花鳳凰,要失敗多次才可能成就一支;順利的話,一支需要20幾天。春仔花的大小也在改變,現代新娘髮型常比舊時誇張,只是戴一小朵,會淹沒在卷髮中,為此纏花時底版紙片就需剪大些。

  如今,施麗梅創作編制的鮮花上百種,此外還能做魚、蝦、蜻蜓、蝴蝶等各種動物。正在鹿港鎮史館展出的“春仔花傳承——施麗梅個展”中,就有白孔雀、水仙以及與木雕陶瓷組裝成綜合藝術品的多種春仔花形式。

  “春仔花能做下去,最重要的就在於變化,沒有變化就會停頓。”施麗梅説,她今年的訂單已預定到12月底。

  此外,施麗梅花更多時間在社區或文物場館授課。“傳承方面,我想得非常多,”施麗梅説,特別是教小朋友,一般從他們喜歡的蜻蜓、瓢蟲、蝴蝶開始。

  施麗梅常説,“不用管做得漂亮不漂亮,記憶留下來,如果有興趣,有一天你一定會比我做得更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