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專家齊聚平遙古城共話“文化遺産保護中的科技力量”

2019年09月05日 09: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晉中9月4日電 (劉小紅 張瑤)4日,首屆平遙文化遺産國際交流周正在進行。其間,來自全國各地的6位專家齊聚山西平遙古城,圍繞“歷史文化遺産保護中的科技創新”這一主題從當前應用的主要科技手段、對低科技的重視、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探討。專家們認為,先進技術是保護文化遺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能成為盲目的科技控。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業委員會委員何依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對於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創新使得人們對文化遺産保護的研究從傳統的定性研究轉變為了有科學數據的定量研究,也使得研究從原本單一的、小範圍的研究轉變為多樣化樣本的大範圍的研究。她説:“古城在歷史變遷中疊加了很多的歷史資訊,但也容易將歷史資訊碎片化,這就離不開現代資訊技術去偽存真。”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邵甬提議,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要滲透到區域規劃中,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這離不開科技創新。

  “無人機、鐳射掃描、VR技術等高科技已經成為當前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中的常規手段,但還有很多低科技更應該引起重視。”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認為,科技手段的使用應該從人的需求出發,應該多發展一些成本低、易操作的科學手段和方法,這對於古城當地居民來説幫助更大。

  對於張劍葳的説法,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史文正予以贊同。他説,對於古城這類“活”的歷史文化遺産,在保護和修復中更需要考慮古城居民的現代生活需求。“科技發展為文化遺産保護帶來了很多新思路,土坯墻改造、太陽能材料在屋頂中的使用、水電暖設計等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和科技研究的重要方向。”

  活動期間,各位專家與民眾進行了互動交流。專家們表示,開展國際交流、實施開放共用的理念、注重人才培養、引進先進技術等是做好保護文化遺産傳承工作的幾個重要因素;但不能成為盲目的科技控,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在注重科技的同時,更要注重工匠精神,科學技術只是輔助手段,關鍵要明確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的主方向。

  此次活動由山西省科協主辦,山西省城市規劃學會、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承辦。活動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中心)主任助理李光涵、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講師蔡忠原也出席了活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