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幽默點評古代詩人走紅的教授 一年後怎樣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記者 上官雲)過去一年的時間裏,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很忙:給學生上課、做公益講座,還要出席一些文化活動。自從2018年在短視頻平臺憑藉對古代詩人的幽默點評火了之後,這就成了他生活的常態。
拜網路所賜,戴建業真正體驗了一回“成名”的感受。但如今當了一段時間的“網紅教授”,他卻説,其實最想做的還是安安靜靜讀書、寫作,“就像陶淵明那樣”。
意料之中的走紅
戴建業的走紅,其實並不意外。
出名前,他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一名教授,講課很受歡迎,課堂經常“爆滿”。學生想上他的課常常需要“搶”座位,不然去晚了,只能站著聽。
但戴建業是湖北麻城人,普通話説得不太好。第一次打交道的人,包括在課堂上,他總會習慣性地問幾句“你聽懂了沒有?”,後來覺得有點居高臨下,又改成“我講清楚沒有?”
大概是2018年,戴建業講解唐代詩歌的視頻被上傳至抖音,當日點擊量即突破2000萬次。人們記住了他的“麻城味普通話”,更喜歡他對古代詩人機智幽默的點評。
隨著其他短視頻的上傳,戴建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並逐漸延伸到線下。有一次,在上海有人認出他,就跟在身後模倣著説“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這原本是他對李白、杜甫等人的一句點評。
“之前許多在網上走紅的短視頻,比如講李白和杜甫那段,其實就是截取我講課視頻的一部分。”戴建業很認真地跟記者分辯,“要整體看,我講課的方式,真不總是那麼搞笑”。
他並不反對以短視頻的方式講知識,因為資訊傳播方式變化,這種幽默的小段子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看了之後也許就會感興趣,慢慢喜歡上這門學科”。
“但只看短視頻畢竟不全面。如果要真正了解我這個人,對一位教授來説,除課堂表現外,最好的方式是認真讀讀他的書。”戴建業篤定地説,“書裏還有更深的東西”。
小城走出的“斜杠青年”
戴建業主講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但求學時,他原本最喜歡的卻是數學。
“我老家那邊,基礎教育做得特別好,老師們水準也很高。我的高中老師們對文學的態度很包容,有時在課堂上抄走學生的‘閒書’,過後也會找個機會還回來。”戴建業回憶。
他最好的一門功課是數學,1973年的一場數學競賽上,還拿了第三名。有一回,老師叫他寫幾首詩貼在墻上,戴建業並不太懂什麼叫詩,於是跑到資料室查了半天找到三首詩,算是交差。
“老師就説寫得很好,他以為是我寫的。同學們看了也説好。”事情鬧大了,戴建業更不敢承認那是抄的。但由此開始,他開始嘗試寫詩,想當一名詩人,“所以高考時我報了文科,第一志願是華中師範大學”。
進入大學沒多久,戴建業又不想當詩人了,覺得沒什麼意思,還是做數學題好玩,可那時不能轉專業,只得硬著頭皮堅持下去。碩士畢業後,他回到華中師大當了一名老師。
在這個過程中,他真正喜歡上了中國古代文學,業餘又開始學點英語,喜歡翻譯文章。今年8月,他出了一套九卷本《戴建業作品集》,裏面就有他翻譯的作品。
最嚮往古代哪位詩人?陶淵明蘇東坡吧
和“網紅教授”比起來,戴建業更喜歡自己大學教書匠的身份。
他對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歷和學術研究還算滿意,“新出的作品集裏有6本學術專著,2本文學史論和社會文化隨筆《你聽懂了沒有》。《陶淵明新論》是二十年來的第五版,我都沒想到一部學術作品會這麼受歡迎”。
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他都感興趣。在課堂上,他也點評過不少古代文人,比如蘇東坡、陶淵明,孟浩然等等,往往妙語連珠。
“要是問我更嚮往哪位詩人,那肯定是陶淵明、蘇東坡吧。杜甫我很敬重他,他的崇高是我遠遠不能達到的。但在生活這方面,我不想學習他,他有點過得太苦了。”戴建業説。
出眾的文采之外,真正打動戴建業的,是陶淵明與蘇東坡的生活態度,“有些人也歸隱,但是那種看破紅塵式的歸隱。陶淵明不,他雖然隱居了,但仍然熱愛生活;蘇東坡呢,歷經坎坷但還是十分灑脫、豁達,這都很難得”。
“讚美固然溫馨,批評更當感激”
也許,在戴建業看來,人這一輩子,本來就應該越活越快樂,“我年輕時也經常愁眉苦臉,你看年齡大了就不是這樣子了,許多事都能看得更通透一些。努力生活,當個快樂的普通人就好”。
“一些商業活動,我就選擇不出席,也儘量不上電視節目:你看我這個形象,忒對不起觀眾。”戴建業開著玩笑。他在努力擺脫走紅帶來的影響,“有空的時候我就想看書、做研究。我的書架挺大,我買回來好多書,知識記不住,隨時翻一翻”。
學術上,他正爭分奪秒地寫一套多卷本“中國詩史長廊”,想盡可能用曉暢優美的語言,闡述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與嬗變、優點與特點。一套五卷本“戴建業散文集”,也即將出版。
在生活中,戴建業很好相處,常見的穿著是襯衫牛仔褲,瘦瘦的臉上總是帶著笑,似乎從來沒有不開心的時候。接受採訪也有問必答,他説,想給大家盡可能呈現一個真實的戴建業。至於網紅教授之類的標簽,真的無所謂。
在《美好的人生才剛開始》一文中,他寫道:“我連白頭髮都不染,是什麼樣的人就是什麼樣,不太在乎別人怎樣看我,一旦把自己寫的和講的公之於世,就讓人批評,任人指點,由人笑罵,讚美固然溫馨,批評更當感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