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呼籲關注被拐兒童 他以兒子為原型寫成40萬字小説

2019年06月01日 11:2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獨生子智商只有25、曾在學校遭白眼被欺淩;在父母20餘年努力下,孩子可以生活自理,畫畫水準也不錯……看上去這像是小説中的情節;實際上,卻是作家梅國雲的真實經歷。

  不久前,梅國雲的長篇小説《拐賣》出版。他用40萬字的篇幅,講述了一個智力低下的小男孩若水被拐賣,以及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故事。若水的原型之一,正是他的兒子。梅國雲説,之所以把個人的痛苦寫出來,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希望能夠借此喚起大家對被拐婦女兒童以及那些特殊孩子的關注。

  以兒子為原型寫出長篇小説

  其實,《拐賣》原本不叫“拐賣”,最開始,梅國雲給小説取名為《若水》,“若水”就是書裏被拐賣的小男孩的名字。而那個男孩的原型之一,就是梅國雲的兒子。

  “我的孩子出生於1991年,他長到三歲多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小傢夥有些不正常。”梅國雲聲音有些低沉的回憶,“到醫院裏一查,孩子的智商只有25”。

  梅國雲和妻子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這個事實:夫妻二人出生地相隔千里,彼此家族都十分健康,怎麼可能孩子智力低下?專家推測,可能是母親由於工作關係,在懷孕期間吸入了有毒氣體,才導致這個結果。

  他和妻子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父母就應該負起責任,讓無辜的孩子一輩子生活在愛的環境裏面”。

  在《拐賣》中,若水由於智力發育遲緩,連基本的算術題都做不對,在學校裏飽受同學的嘲笑和欺淩。梅國雲説,若水在學校裏的遭遇全是真實記錄,“那就是我兒子曾經經歷的”。

  每每説起這些細節,梅國雲都想掉眼淚,“我實在不忍把他在學校所受的全部苦難寫出來,做父親的,一輩子都虧欠兒子。”

  另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

  在《拐賣》中,小男孩若水還遭受了另外一種不幸:他被人販子拐走,賣到了外地。梅國雲説,這一階段的若水也有原型:他的一位老上級,兒子在小時候就被人拐走了。

  “那時候我在部隊工作,戰友們之間關係很好。”有一天,部隊的一位首長請梅國雲和幾個江蘇老鄉吃飯,其間無意中説到了不久前一位意外去世的年輕戰士,誰也沒注意到首長的愛人神情已十分悲傷。

  梅國雲後來才知道,她的情緒受不得半點刺激:多年前,她帶著孩子返回安徽老家,由於太疲憊,夜裏在火車上睡著了,等醒過來時孩子已經不見了,那時,孩子只有一歲零九個月。

  母親的精神受到了嚴重刺激,從此以後只要有人在她面前説到丟孩子的事和年輕生命消逝的事,就會傷心欲絕。

  在《拐賣》中,若水的母親小草不顧阻攔,堅持要去遠方尋找孩子。梅國雲説,現實中,首長夫婦四十多年的漫漫尋子路,個中滋味常人難以體會。

  “首長的愛人一輩子都覺得愧對孩子和丈夫,就是在這樣的自責中,她才60齣頭就去世了,去世前也沒能再看到自己孩子。”梅國雲説,年已70、滿頭白髮的老首長到現在都沒有放棄尋找孩子,仍託人四處打聽。

  從設想到寫書出版

  從自己兒子智力情況確診那天起,梅國雲夜裏便經常睡不著覺。他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孩子未來的路,“我們的年紀都在增長,老了以後誰來照顧他?”

  他知道人販子的存在,甚至設想過如下可能性,“一個智商只有正常人四分之一的孩子,萬一被人販子拐走了,誰家會接受這樣的孩子呢?”在這樣的思慮中,梅國雲完成了《若水》的寫作。

  可能正是因為傾注了真情實感,梅國雲的小説獲得了成功。2008年首次出版後又很快再版。期間,根據《若水》改編的長篇廣播小説在海南人民廣播電臺連續播出。

  “2009年5月29日開始,長篇廣播小説《若水》又在當時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連播。”梅國雲介紹,之後因為種種原因,這部作品一放就是十年,今年才得以修訂出版,並將書名改為《拐賣》。

  梅國雲覺得,大家之所以關注《拐賣》,大概是因為作品聚焦拐賣婦女兒童這一問題,還有對那些特殊孩子們的悲憫,“我也確實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面對爭論:想把善良的祝福放在文學作品裏

  不過,《拐賣》的一些人物設定曾引發過一些討論。比如書中像仙俠小説那樣,賦予小男孩若水超能力,使他獲得了強大的本領,最終擁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圓滿的結局。有人認為,這種設定降低了作品的“現實性力度”。

  梅國雲沒有否認上述問題,“我只是想把善良的祝福放在文學作品裏。這樣的願望,也只有我們這樣的家庭才能體會到。用文學賦予若水以超能力,一方面是自我慰藉,一方面是互相支援有著共同遭遇的生命。”

  如今,在梅國雲和妻子一道照顧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孩子不僅能夠安排個人生活,還能夠上班做些簡單的工作,也很喜歡畫畫。

  他還在繼續幫孩子往前走,也仍然記得當初創作這部小説時,寫到若水遭受欺淩時自己的難過,“我把個人的痛苦寫出來,如果能喚起大家對被拐兒童的關注、喚起大家對智力低下的特殊孩子的關注,就是這部小説的最大收穫”。 (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