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致敬·融合·交流——第十五屆文博會的三個關鍵詞

2019年05月21日 14:01:00來源:人民日報

  致敬·融合·交流

  ——第十五屆文博會的三個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5月20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

  短短5天時間,780萬人次參觀,2.2萬餘名海外展商參會,10余萬件海內外文化産品展出,近6000個文化産業投融資項目現場展示交易。

  雖然鼎沸的人聲漸漸消散,但中國文化産業第一展的魅力依然持續。致敬、融合、交流,成為本屆文博會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個關鍵詞。

  致敬:70年文化結碩果

  “紅色經典原來可以這麼演繹!”在上海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樹德里系列”等展品,用手繪文化講述信仰與初心的故事,備受“90後”“00後”參觀者青睞。

  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本屆文博會專門打造了中國文化精品走廊,通過優化展品佈局,將各地重點項目及特色展品佈置在靠近主通道的週邊區域,集中展示中國文化發展成就和各地特色文化資源。

  “新聞出版館”裏,在中國紅的映襯下,從中國第一張33轉密紋唱片《黃河大合唱》,到結合了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的媒體融合産品,詳實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新聞出版業的成長;工藝美術館裏,漆雕大鼎《華夏之光》、端硯《大好河山》等表達了藝術家們對新時代的祝福。

  各地展館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同時運用科技手段,給傳統文化“賦能”:在北京館,古色古香的紅墻頭藍牌匾下,一件件精緻的“北京禮物”,組合成“3D最美中軸線”,京城風光近在眼前;在山西館,倣真微縮古建築通過組裝微縮建築部件,讓觀眾感受中國傳統榫卯結構的魅力。

  “此次文博會無論佈置,還是宣傳,都突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主題。”文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影視、新聞出版、美術事業、工藝美術發展成就,成為整個展會的重點。

  融合:激活産業新動能

  本屆文博會,“融合”成為一個關鍵詞。媒體、産業、區域等相互融合,不同元素互相吸收、碰撞,令文化産業形態迸發出新的火花。

  在陜西館,遊客可以在螢幕前為陜西戲劇配音,並將錄音通過新媒體進行二次傳播,過一把“主角癮”;由浙江多個傳媒企業組成的媒體融合展示區,帶來眾多全媒體産品,也讓遊客們感嘆數字科技的奇妙。

  文旅與本土雕刻相結合,梅州館的一段段“客家故事”變得更加動人;機器人、虛擬現實等技術遍地開花,遊客收穫“上天入地”的精彩體驗。

  文旅融合成為今年文博會的又一特色。2號館被設置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館”,以“美麗中國”整體旅遊形象為統領,重點引進國內重點旅遊省份的文化旅遊特色産業集群參展。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在展會現場設立“文旅中國會客廳”,關注文旅融合發展領域的焦點問題。

  正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之年,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産業館,組織粵港澳優質文化企業、創意設計企業和産品參展,集中展示香港、澳門和廣東9地市的文化産業創新發展成果,一個聯繫愈加緊密的“人文灣區”呼之欲出。

  “粵港澳的美食文化是相通的。澳門‘美食+文創’的設計經驗,也可以推廣到大灣區的傳統美食品牌中去。”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繼春説。

  “香港館旨在突出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緊密合作關係。”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深圳聯絡處主任鄧月容介紹,希望通過此次展示,進一步推進大灣區設計業的融合與合作。

  交流:“國際味”越來越濃

  本屆文博會,共有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家海外機構參展,分別比上屆增加了8個和2個,“國際味”越來越濃。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帶動下,海外採購商逾2.2萬名,海外展區面積佔比23.5%,異域風情在文博會上競相綻放,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成為又一個關鍵詞。

  “參展規模大、影響力廣的文博會,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推介自己的好機會。”英國愛丁堡市市長弗蘭克·羅斯表示,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文博會,借助這個平臺,他相信愛丁堡企業能與中國企業碰撞出創意火花。

  與往年相比,此次“一帶一路·國際館”中的科技感更加強烈。澳大利亞的智慧音效降噪耳機、波蘭的精美電子遊戲、羅馬尼亞的互動體驗觸覺弓箭,參展商在挖掘中國高科技文創市場上做起了文章。

  在文旅融合發展館裏,“一帶一路”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展位上,路演的項目接連不斷,吸引了眾多參展者駐足觀看。“我們以現場展示的形式,推介全國40個重點項目,同時助力中國優秀文化産品更好地‘走出去’。”相關負責人表示。

  “越來越多的中華優秀文化項目和文化産品,正通過文博會這個平臺走向世界。”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表示,“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中,文博會將繼續突出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完善國際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呂紹剛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