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英·雄》在滬傾情上演 譜寫“英雄”傳奇
中新網上海5月20日電 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參演劇目,由湖南省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劇《英·雄》19日晚在上海保利劇院上演。
《英·雄》講述了湖南人繆伯英(英)和何孟雄(雄)的故事。“英”是繆伯英,她于1920年11月參加由李大釗組織的黨的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産黨的第一位女黨員;“雄”是其丈夫何孟雄,兩人在李大釗的幫助下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共産黨員。
繆伯英于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今年是其逝世90週年。繆伯英病逝後,1931年2月,何孟雄在上海龍華監獄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繆伯英的靈柩和一雙兒女均不知所終。該劇以史實為背景,通過“初戀·俚歌”“熱戀·酒歌”“苦戀·離歌”“生死戀·長歌”四幕,塑造了一對轟轟烈烈的“英”“雄”夫妻形象。內容曲折動人,充滿了青春、熱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愛情、激情和深情。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風,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龍。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紅喲……”《英·雄》全劇中大量湘東民歌、花鼓戲元素讓觀眾驚喜不已,大筒、嗩吶等民族樂器的運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勝。
“歌劇要好聽易傳唱,不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樂。《英·雄》在學習借鑒西方歌劇的同時,始終堅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劇作曲杜鳴説。
主旋律作品容易陷入“説教”的窠臼。這方面,《英·雄》也做出了一定突破:故事娓娓道來,更有多個唱段歌詞優美、曲調婉轉,打動人心,易於傳唱——“來不及留一張婚照,與你攜手人生錦繡。沒能夠共一行書頁,和你寫盡天長地久”“握住你的手,握住了春風楊柳,握住你的手,握住了太陽的火熱、月亮的溫柔”……
總導演黃定山説,《英·雄》是一部具有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史詩品格的民族歌劇,在戲劇結構上融合了傳統與非傳統的結構方式,呈現出一種多散點的散文式的傳記人物美學特徵,這是中國民族歌劇多樣化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
“革命先烈不僅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兒女也不知所終,讓我最感動,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喬佩娟説,“我看了《英·雄》後非常感動、很受教育。這是很好的一部正能量作品,讓現代人真正知道我們的先烈是怎樣奮鬥的。”
據悉,該劇還將於5月20日晚演出一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