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端出“開胃菜” 逾百文物述説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淵源
中新社成都5月8日電 (岳依桐)“沒想到古代中國就開展了瓷器‘定制’業務,還是咖啡壺這麼‘潮’的物件。”駐足在一件清代青花礬紅描金瓷咖啡壺前,喜歡逛博物館觀展的成都市民漆雲海發出感嘆。
青花礬紅描金瓷咖啡壺是4月30日啟幕的成都博物館《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以下簡稱《食為天》)的展品之一。300餘年前,這種以柳樹寶塔山水紋裝飾的帶蓋梯形瓷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出口到歐洲、美洲。展廳左側的清乾隆粉彩描金徽章瓷盤、清乾隆青花礬紅三清圖瓷鹽碟等也是當時外銷的“熱門”商品。
5月15日,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將拉開大幕。作為本次美食節的頭盤“開胃菜”,《食為天》展覽通過來自中國10家博物館的122件(套)古代食具、炊具文物,為廣大民眾講述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故事。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成都博物館共接待觀眾5萬人次,當中不少觀眾都曾駐足《食為天》展廳。
展覽分為“民以食為天”“五味雜處—各民族飲食文化的大融合”“活色生香—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國味道”“兼收並蓄—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互鑒”等部分,在展示先秦至明清時期中國飲食文化流變發展的基礎上,重點對每個歷史階段中外飲食文化的互相交流與影響進行介紹。
指著展廳中人氣頗高的唐代胡人抱角杯,策展人蔣宛羚向記者介紹,唐代盛行“胡風胡食”,這支色彩鮮艷的杯子正是當時西域文化流入中原後的産物。與之類似的還有受薩珊王朝(波斯)文化影響而産生的雙魚紋海棠花形鎏金銀盞等。她説,中國茶葉、瓷器在唐宋時期就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大量向外傳播,而胡椒、菠菜等外來調味品和作物也豐富了中國人的餐桌。
“看了展覽我才知道葡萄是從大宛(今烏茲別克境內)傳進來的,以前我從沒想過食物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湖南遊客袁田靜看完展覽後説,“從商代的陶三足炊器到唐代的綬帶紋銀盤,我仿佛通過這些器具看到了古人的餐桌,也初步了解了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歷史。”
西華大學人文學院文化産業管理系系主任李釗表示,食具、炊具乃至食物本身都是飲食文化的載體,從古代的貿易往來到如今中餐“走出去”,西餐“走進來”,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史也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史。
這種以“食”為基礎的文化交流隨處可尋。成都市民張王勇表示,自己小時候吃西餐還是件稀罕事,但現在幾乎每個商場都能看到泰國、印度、義大利餐廳等。“到這些餐廳就餐,還能順便學習不同國家的餐桌文化,很有意思。”
近年來,中餐在海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海外中餐廳超過60萬家,全聚德、眉州東坡等率先走向國際市場,而慶豐包子、蘭州拉麵、海底撈火鍋等正逐步打開海外市場。
“民以食為天。”李釗説,人們“食”已經不僅是為了溫飽,而更多是將“食”作為接觸、了解各國文化的媒介,這也從側面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