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以“繡花針”代筆作國畫 期盼魯繡能被更多人熟知
中新網濟南3月16日電(孫婷婷)一根2釐米長的繡花針,或穿上幾縷絲線,或穿上經過染色的頭髮,遊走在山東省省級非遺項目魯繡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手中,在一層幾近透明的襯布上穿梭。徐秀玲穿針引線,變換著齊針、三套針、打籽等魯繡針法,40餘年間,她繡出近200余幅以中國名畫為題材的魯繡作品。
16日,記者在山東省濟南市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看到,徐秀玲端坐在繡花繃子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控制著一根繡花針在薄如紙張的襯布上穿梭。她兩眼緊盯著落針之處,隨時變換著顏色深淺不一的絲線,正在創作一幅新的作品《猴趣》。
在徐秀玲的工作室內,懸挂著《鵲華秋色》《先師孔子繡像》《奔馬圖》《李清照繡像》等10余幅髮絲繡作品。繡品均是中國書畫的筆墨效果,清雋淡雅、質感逼真。其中,《鵲華秋色》榮獲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銀獎,該作品從最初開始構思、畫底稿,耗時3年才完成。
“髮絲繡是魯繡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與其他繡種最大的不同在於材質除了常見的絲線外,還有真人頭髮。髮絲經過脫脂、染色,和絲線摻雜使用。”徐秀玲告訴記者,魯繡歷史上曾非常出名,但因某些歷史原因,在傳承方面出現過中斷,名氣也不如從前。
徐秀玲將髮絲繡運用在孔子題材的作品創作中。“根據現代社會的審美,對比拓片上的孔子像,在細微之處加入獨特的針法,使孔子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慈祥的長者。”徐秀玲説,孔子作為山東文化名人,儒家文化代表性人物,她用魯繡這種形式去展現很受歡迎。
徐秀玲的作品目前分為使用品和工藝品兩類。在她看來,魯繡從最初繡制在衣服鞋帽上,經一代代傳承人在創作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不斷創新,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和喜歡。
徐悲鴻國畫中的奔馬也是徐秀玲非常喜歡的創作題材。其中一幅《八馬圖》耗時兩年才完工。“即便是看上去顏色比較單一的魯繡作品,其實也不可能是只用黑、灰色絲線就可以完成的,可能會需要上百種顏色的絲線。”
作為山東省魯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秀玲呼籲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到魯繡這項事業中來。“與其他技藝不同,魯繡是一門精細的手藝。魯繡作品耗時較長,對於初學者來説,可能繡10余天,都無法完成一幅作品。”徐秀玲感慨,短期培訓無法培養專業刺繡人才,年輕人的謀生需求與刺繡的學習週期衝突,她很擔憂這門古老技藝難以傳承。
據了解,魯繡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刺繡工藝,屬於山東代表性刺繡,也是中國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個繡種,屬中國“八大名繡”之一。(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