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國寶“復活”古建“修顏” 北京文物專家最大願望傳承技藝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電 (記者 于立霄)從事敦煌壁畫復制、古建築修復的中國文物專家李東方和吳書瑞,在數十年間,以工匠精神,延續國寶非遺技藝,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作出卓越貢獻。近日,包括他們在內的50名“北京榜樣”人物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李東方扎根戈壁數十年,致力于用珂羅版技術復制敦煌莫高窟壁畫。
她與敦煌結緣,源自一篇新聞報道。1983年,日本畫家平山鬱夫參觀敦煌莫高窟後提出,要用日本的方式復制敦煌壁畫。此消息見諸報端後,當時在國家文物局從事珂羅版臨制文物工作的李東方認為,“我們中國人自己也可以復制”。
當年20多歲的李東方主動要求到敦煌莫高窟研究珂羅版技術,復制敦煌莫高窟壁畫。
李東方介紹說,珂羅版技術臨制文物需要照相、修版、曬版、印刷四個步驟,在照相之前要分析作品顏色的色調、層次、下筆先後順序等諸多內容,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藝。
“復制一幅畫有時需要數十塊版疊加才能完成,每一塊版需要獨立修版,版和版疊加時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前功盡棄。”李東方說,珂羅版沉重的設備容易造成文物損壞,為此她根據珂羅版的技術原理,利用簡單材料研制出專為莫高窟使用的珂羅版土相機。
每一次復制都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李東方舉例說,以敦煌112洞窟《反彈琵琶》的復制為例,李東方和她的團隊經歷8個月的反復努力才完成。
20多年間,李東方精心復制了9個特別精選的洞窟及壁畫局部,復制的敦煌壁畫作為文物資料永久留存。曾有日本畫商出價1700萬元人民幣購買李東方復制的5種敦煌壁畫,被她拒絕。
此外,以精湛的珂羅版技藝,李東方還讓“三希帖”等分藏海峽兩岸的國寶實現合璧展覽。
年逾六旬的李東方說:“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將這門獨有的技藝傳承下去,用這門技藝將祖國流失海外的國寶書畫盡可能多地帶回家,留給後人。”
吳書瑞出身工匠世家,從事古建彩畫四十載,參與了海內外諸多文物保護和倣古建築營造工程。故宮博物院的乾隆花園、天壇的長廊和雙環亭、中南海瀛臺、天安門城樓……都記錄下了這位彩畫大師的堅韌付出。
吳書瑞說:“學習傳統繪畫技藝,原汁原味修復古建要耐得住性子。從研磨礦物顏料到打底上色做小樣,整個過程需要近20步。”
近年來,吳書瑞探索嘗試讓傳統建築彩畫藝術從皇家園林走入千家萬戶。他研磨天然礦物質顏料創作的“金韻葫蘆”巧奪天工,在2016年北京國際文創產業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展示獎”。他還建立了首席技師工作室,帶徒弟傳承技藝十余年。
吳書瑞工作室里挂滿了各式彩畫小樣,它們都是按照原規制、原比例縮制,一放大就是施工圖。他說:“和璽彩畫是清代等級最高的彩畫,規制高、做工精致、工藝繁瑣,龍啊鳳啊能畫好需要很多年錘煉。”
吳書瑞已年逾花甲,最大願望是帶徒傳藝,把中華傳統文化和老祖宗的技藝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