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今你還貼年畫嗎? 它曾是春節“報春花”

2019年02月11日 10:4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6日電(記者 上官雲)每逢春節,尤其對一些生活在農村的80後來説,買幾張年畫貼在家中,幾乎是過新年經久不變的記憶。抱著鯉魚的胖娃娃,國色天香的牡丹花……不一而足。

  如今,有人説,時光流逝之中,年畫似乎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流行,在一些大城市家庭中難覓身影。它,還能重新在新年裏熱鬧起來嗎?

  年畫原是春節“報春花”

  顧名思義,年畫一般在過年時張貼。再往前追溯,它的起源還與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唸有關。

  它的名字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宋代叫做“紙畫”,明代稱為“畫貼”,到了清代,又有“畫片”、“畫張”、“衛畫”等稱呼。清道光年間,《鄉言解頤》一書中有了“年畫”一詞。

  據稱,年畫在漢代已經出現,但正式形成是在北宋時期。那時,商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民間也有了十分豐富的慶賀新年活動,貼年畫代表了人們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所以,一到歲末,汴京(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的市場就有商販印賣木刻年畫,題材廣泛,如風俗、娃娃等年畫題材開始出現。所以,也有人管年畫叫春節的“報春花”。

  時至明代,“貼年畫”逐漸成為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一團和氣”、“萬事如意”等年畫大致相當於“基礎款”,趨於定型。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則是著名的年畫産地。

  雖然起源於門神畫,但年畫的題材卻要廣泛得多,不光戲曲人物、演義小説可以入畫,民間生産、生活習俗等也能被囊括其中。

  既貼近生活,又能供人欣賞,還洋溢著喜慶勁兒,可以這麼説,在古代,貼年畫絕對是一種相當時尚的年俗。

  獨樹一幟的木版年畫

  在年畫的諸多類別裏,木版年畫無疑是個亮眼的存在。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任鶴林介紹,據史料記載,木版年畫發端于北宋都城開封,于明清兩代得以普及,並很快步入鼎盛時期。

  “就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來説,一張年畫要先從畫稿做起。然後按老工藝將畫稿反覆貼在加工好的梨木板上。”任鶴林説,木版年畫類別甚多,但都有著十分嚴格的流程和工藝。

  任鶴林解釋,雕版則要從磨刀開始。一把鋒利的刻刀,通過發、挑等十分講究的刀法,來製作模板,“也就是前邊説的梨木板。調色、刷印年畫不難,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除了戲曲年畫外,門神畫是開封木版年畫的大宗貨,形象嚴肅大氣,造型誇張豐富,大色塊對比很強烈。古時象徵吉祥、財富、如意的艾葉、方勝、元寶、虎頭、葦索等裝飾性圖案也散佈其間。”任鶴林説,這也是開封木版年畫的不同之處。

  任鶴林覺得,不管是木版年畫也好,普通的年畫也罷,在漫長的歲月中,它們的題材始終都反映著老百姓期待平安吉祥、連年有餘等美好心願,這才是年畫能成為春節年俗元素的重要原因。

  年畫如何重回春節?

  的確,歷經上千年流傳,年畫無疑積澱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但隨著時光流逝,現在過年,家家戶戶的大門、墻壁已很少看到年畫的影子。在著名美術史論家薄松年看來,這跟節日觀念的淡化、社會機制的轉型等原因有關。

  “農曆新年是一個重要的節慶,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薄松年説,“為什麼我們的節日文化這樣淡化下去?這值得我們思考,也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使年畫重歸春節、重歸新年”。

  已經有些淡出人們視野的年畫,還能回歸嗎?

  任鶴林的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河南,過年貼年畫的民俗民風始終未斷。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創新,來解決一些年畫格調不高、內容陳舊的問題”。

  另外,此前,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下,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了“年畫重回春節”系列活動:圍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年畫項目和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的年畫繪製技藝,舉辦了論壇對話、主題展覽等,推進以年畫為代表的傳統工藝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

  1月底,“言好事降吉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年畫精品展”在北京拉開帷幕,150幅傳統年畫作品展出,涵蓋了天津楊柳青、四川綿竹、山東高密等全國18個傳統年畫産地。

  據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年畫重回春節”微信小遊戲也于日前上線,通過有趣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欣賞到不同地域的年畫,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要通過新方式吸引大家包括年輕人關注年畫、了解年畫,並願意為年畫買單”。

  “年畫原本就是年節消費品。”民俗學專家蕭放則表示,要重回人們的生活,就得跟春節內涵結合,一是要營造文化氛圍,令“過年貼年畫”成為一種時尚;二是在創作中要賦予年畫新的題材、新的表現力,如此一來,“年畫重回春節”才會有成效。(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