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祭侄文稿》,為何珍貴?

2019年01月17日 11:14:00來源:新華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將赴日本展出,因書畫作品在文物保護方面特有的脆弱性,這一消息近日引發熱議。《祭侄文稿》何以珍貴?

  《祭侄文稿》全稱《祭侄贈讚善大夫季明文文稿》,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寫于西元758年,即安史之亂第3年。

  “天下行書第二”

  《祭侄文稿》是文物界公認的傳世墨跡中,顏真卿最為巔峰、最為可靠之作,被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之後的“天下行書第二”。

  因為《蘭亭集序》被書法界鑒定為後世摹寫,並非王羲之真跡,所以也有人稱顏真卿的這幅作品實屬“天下行書第一”。

  圈劃塗改,何以勝任“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全文共234字,卻有30余處塗抹。而涂涂畫畫的原因,就是作書之時,顏真卿早已被滿心的痛苦所淹沒,全然少了平日的淡然謹慎。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當時顏真卿守平原(山東陵縣),他的堂兄顏杲卿守在第一線的常山(河北正定縣西南)。顏杲卿孤城被圍,阻擋了叛軍南下,也舒緩了大唐整軍備戰的時間。及後常山城破,顏杲卿父子被俘,不屈殉節,結果同遭殺害,一門三十余口被滅。

  兩年後顏真卿反攻,常山收復,命人尋訪,僅得杲卿一足、侄季明頭顱,乃揮淚寫下這篇祭文。

  開卷先交代時間,“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並敘述自己當時的身份,“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作品首六行的行筆平淡而清婉,緩述寫作主題是叔父祭悼往生的侄子季明,“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贈讚善大夫季明之靈”。顏真卿在極度悲慟中,盡力控制自己情感,線條此時平鋪直敘,仿佛是感傷的回憶,並儲蓄待發的力量,繼而述説事件的緣由。

  在顏真卿眼中,侄子季明是宗廟中的重器,是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樹,“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可回到現實,這正處風華正茂的孩子,卻懷著未完成的抱負,永遠辭別了人世。

  “方期戩谷,何圖逆賊閒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戩谷“一詞出自詩經之《小雅·天保》,多有福祿之意,寓意正要效力國家之時,卻遇逆賊伺隙,犯上作亂。

  顏真卿行文至此處時,仿佛從剛才美好回憶中的沉溺突然甦醒過來,心不甘情不願地面對眼前現實,悲憤填膺。由“爾父竭誠,常山作郡”開始,往昔的回憶頓時破滅,書法的線條重回沉重,舉手間儘是遲緩的節奏,墮入那痛苦壓抑之中。

  及後,隨著顏真卿的情緒進入極度憤慨,行文若如咬牙切齒,“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顏真卿對小人誤國痛恨再三,無奈卻苦無傾訴的對象,惟有訴諸筆墨。

  全文用墨最重的“父陷子死”,筆法上以圓筆中鋒為主,藏鋒出之。厚重而渾樸蒼穆,殺筆狠重,戛然而止,可見至此時顏真卿已進入沉重的低徊,深邃的心情只能迸發最強的力度,對現實發出控訴,達至全篇高潮的巔峰。

  對顏季明年輕生命遭遇慘死,“天不悔禍”,作者充滿了無盡的感傷,“攜爾首櫬,及茲同還”,如今只剩下以前經常撫摸的侄子首級,“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悲痛之情近乎崩潰。

  然而,顏真卿情緒中的最後糾結,卻又出現在卷末,化作無限的思念與期許。

  在最後一段,筆觸飛動起來,墨盡筆枯,蒼勁流暢,顯露其英風烈氣,始於筆端,最後落于字裏行間。此時的顏真卿已不再吶喊,他從一直壓抑的憤怒中,轉而仿佛禱告上蒼,若“魂而有知”,則“無嗟久客”,叮囑侄子的靈魂不要再在外面漂泊太久,結尾“嗚呼哀哉”,尤以“嗚”一字狂草之一瀉千里之勢,若如青煙一縷,隨魂魄而去。

  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一致。筆墨間長短、粗細、收放之間的轉換,幾乎都是因情而起,為情所收,字裏行間全然是情感的涌動與流露。千餘年後,我們仍能從中真切地感受到顏真卿當時的哀憤之情。

  顏氏一門忠烈,不僅於此。784年,顏真卿被派去勸降李希烈,終被縊殺……

  “紙壽千年絹五百”,《祭侄文稿》距今已逾千年,能完好保存到現在,全賴一千多年來歷代收藏家和博物館悉心呵護才達成。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