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振奮民族精神的不朽力作
新華社西安1月10日電(記者郭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誕生於1939年的《黃河大合唱》,以磅薄的氣勢展現了抗戰時期中國人民英勇投身於民族解放的鬥爭精神,譜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抗日圖景。
出生在澳門一個貧苦船工家庭的冼星海,自幼酷愛音樂,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929年,冼星海赴法國巴黎勤工儉學,主要研習作曲。抗戰爆發後,已經回國的冼星海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救國軍歌》《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歌曲。
1938年9月,冼星海收到延安魯藝副院長沙可夫和音樂系全體師生簽名信,熱情邀請他前往延安魯藝擔任音樂系主任。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冼星海攜夫人錢韻玲于1938年11月初抵達延安,開始在魯藝任教。
詩人光未然曾與冼星海進行過多次合作,為他創作歌詞。1939年1月,因為在前線受傷,光未然來到延安療傷。冼星海前往醫院看望他,兩人達成了再次合作的意向。
幾天后,光未然把冼星海與演劇三隊的同志們請到他居住的窯洞裏,在一盞昏暗的油燈旁,年輕的詩人用低沉的聲音朗誦了《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等作品。詩人的激情感染著窯洞裏的每一個人,在誦咏聲戛然而止的瞬間,冼星海噌地從椅子上站起來,上前一把抓住歌詞,激動地大聲喊道:“我有把握把它寫好!”
回到居住的土窯洞後,冼星海開始夜以繼日地譜曲。他完全進入了一種難以抑制的精神狀態,長時間不休息,偶爾躺到床上抱頭沉吟一會兒,很快又從床上猛然躥起,繼續譜曲。整整六個晝夜,冼星海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譜。
這部作品分為八個樂章,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在冼星海看來,《黃河大合唱》“直接配合現階段的環境,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歌詞本身已儘量描寫出偉大黃河的歷史”。
《黃河大合唱》延安首演指揮鄔析零在其文章中回憶:“3月31日,我從星海手裏得到《黃河大合唱》的全部清稿。它是星海抱著病在短短的幾天內連寫帶抄完成的,怪不得我剛才回隊路上感到它是沉甸甸的,那本清稿凝聚著作曲家多少辛勞,多少心血,多少友情。”在完成全部曲譜的十幾天后,《黃河大合唱》在位於延安的陜北公學禮堂進行了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1939年5月11日,在慶祝魯藝成立一週年的音樂晚會上,冼星海親自指揮100多人組成的合唱團,演唱《黃河大合唱》。剛一唱完,毛澤東就連聲稱讚:“好!好!好!”
當晚,冼星海在日記中寫道:“今晚的音樂會可是中國空前的音樂會,我永遠不能忘記今天的情形。”不久,回到延安的周恩來為冼星海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心聲!”從此,《黃河大合唱》從延安傳遍全中國,傳向世界,成為振奮中華兒女獲得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精神力作。
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辦公室主任茆梅芳説:“2019年是《黃河大合唱》誕生80週年。《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誕生的偉大作品,是中華文化的里程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即使到今天,每當音樂響起,依然能凝聚人心,鼓舞鬥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