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展迎新年 浙江濮院百人“抬閣”民俗喚醒鄉愁
中新網嘉興1月5日電(記者 胡小麗)八人抬一閣,兩人護左右,閣中面容姣好的孩子幻化成武松、許仙、林黛玉、穆桂英等人物,上演著“打虎”“借傘”“讀西廂”“挂帥”……如此,前後八閣總計百餘人聲勢浩蕩地穿越人群,熱鬧不已。
為迎接新年,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在近日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藝術節上,重現了當地28年未見的“抬閣”民俗,一些人從中尋到了年味,一些人則被喚起了久違的記憶。
“我以前就是站在上面的武松”“我媽媽小時候也在臺上扮過”“依稀記得綁在臺上的小姑娘真漂亮,時不時有人用叉,叉上去一些食品給她們吃”……
據了解,濮院“抬閣”起源於南宋,盛行于明清兩朝,時稱“百花臺巡遊”,是中國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遊藝項目,每三年舉行一次,主要為祈求風調雨順,地方太平。
“秀水濮院鎮醵金為神會,結綴羅綺,攢簇珠翠,為抬閣數十座,閣上率用民間娟秀幼稚裝扮故事人物,備極巧麗,迎于市中。遠近士女走集,一國若狂。”嘉興名士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曾如此記載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三月三日濮院百花臺巡遊的壯觀景象。
往後,因朝代更替或戰事,該民俗未能長久延續,雖偶有復辦,但頻次和規模遠不如歷史記載。今年72歲的楊文希回憶濮院上一次舉行的“抬閣”,已是1990年往事,“年輕一輩對這項民俗幾乎一無所知。”
濮院鎮文體站站長吳運湘是此次“抬閣”民俗得以重現當地的主要推動者之一。2018年年初,吳運湘就已開始籌劃。期間,他為了盡可能還原這項民俗,前後多次拜訪大家公認的“抬閣”傳承人楊文希,希望請老同志“出山”擔任藝術總策劃和臺閣製作負責人。
楊文希成長于書香之家,曾受父親影響,從小耳濡目染,琴棋書畫都略通一二,此前也多次參與過“抬閣”的舉辦。在吳運湘看來,想要做出一個合格的臺閣,需要這樣的積累。
“臺閣涉及到音樂、戲、景、情等元素,缺一不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楊文希介紹整個臺閣景的搭建中,制花尤為費時費力,“古時紙稀少,就用通草替代,會將做好的花插在由竹篾編織而成的花器上,現在有專門的皺紙,稍微方便些。”
做好的花或其他工藝品的擺設也是有講究的,楊文希指著“寶黛共讀西廂”一閣談道,“黛玉住的是瀟湘館,竹子的清幽是她的氣質,寶玉的性格就用熱烈的牡丹來表達。”
談到選角,楊文希介紹主要是兒童,“根據角色的需要,比如豬八戒臉大些,寶玉臉方的好看,黛玉需要尖臉,不考慮男女。”
在許多人看來,此次的“抬閣”巡遊已經很成功,但吳運湘和楊文希依舊覺得有遺憾。“主要是這次的音樂非現場演奏,而是用音響播放的。”吳運湘解釋。
傳統的濮院“百花臺巡遊”,音樂是魂。配合著整體的節奏,前面鑼鼓開道,後面江南絲竹收尾,熱烈不失優雅。
談到這兒,楊文希立馬哼出了曲子《四合如意》,聲音抑揚頓挫,手作拉京胡狀,架勢十足。
吳運湘則已開始為下一年的“抬閣”做準備,“一些道具只要不壞明年還能繼續用,孩子可能要換,身體長得快……”臨近採訪結束,吳運湘還不忘抓著楊文希,讓他出一份這次的總結,好讓下次辦得更有味道。(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