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直播間變身“網路大劇院” 讓高雅藝術走向大眾

2018年11月30日 08:00:00來源:人民日報

  讓高雅藝術走向大眾(人民時評)

  奮進在創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大家擁有了更高的文化追求,渴望著更好的文化産品,期待著更優質的文化資源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典音樂因其高雅,往往與“小眾”緊密相連。最近幾年,交響樂在一定範圍流行起來,成為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

  就在這段時間,享譽世界的一流交響樂團、聞名遐邇的國際古典樂壇名家,紛紛“組團”來到中國。在國家大劇院“醇·萃古典”系列音樂會中,柏林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聖彼得堡愛樂樂團、聖切契利亞交響樂團等名團相繼登臺,杜達梅爾、蒂勒曼、巴倫博伊姆、泰米爾卡諾夫、帕帕諾、阿什肯納齊、郎朗、穆特等國內外名家紛紛亮相。多場音樂會未演先熱,一些場次剛一開票就被搶購一空;有的音樂會因為“一票難求”,現場還採取了加座等措施。國際一流樂團踴躍來華、呈現精品,為國內演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舶來品”的交響樂,為何能在中國收穫眾多粉絲,特別是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客觀來看,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相關演藝市場從無到有、日臻成熟,音樂會的市場運作、行銷模式與時俱進,以國家大劇院為代表的演出平臺,也日益得到世界一流樂團的認可。這些,都為交響樂的推廣普及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但從根本上來説,還是人的需求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成功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發展傳奇。在物質更加充盈的背景下,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水漲船高”。奮進在創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大家擁有了更高的文化追求,渴望著更好的文化産品,期待著更優質的文化資源。因此,以交響樂為代表的高雅藝術的發展,正是人們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欣賞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生動注腳。

  從更寬廣的視野去觀察,古典音樂、高雅藝術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得益於我國文化事業的長足進步。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不斷提高,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蓬勃發展。各地努力推進文化資源整合,擴大優質文化産品供給,極大豐富與活躍了演藝市場。與此同時,隨著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的健全,一些文化企業和文藝院團不斷創新生産經營機制、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為藝術的普及打開了更多想像空間。

  前不久,某網路直播平臺舉辦音樂季,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樂團等6家國家級藝術院團的藝術家定期駐場演出,嘗試推廣傳統文化和古典音樂。“網際網路+藝術”的創新模式,讓手機直播間變成“網路大劇院”;6場演出的累計總觀看人次超過1500萬。這啟示我們,只要永葆創新精神、涵養創新理念、激發創新思維,善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技術、新應用,就能為傳統文化、高雅藝術的傳播和創新開掘更廣闊空間,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必將進一步激活文化演藝市場,增加優質文化産品供給,打造更好的公共文化生活。

  王 玨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