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援築起瀕危非遺保護屏障

2018年11月05日 09:48:00來源:法制日報

  法援築起瀕危非遺保護屏障

  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文化志願者小分隊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律服務,讓一些可能銷聲匿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

  □ 本報記者 遊春亮 文/圖

  這些天,吳義廷的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

  這位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臚溪壁畫傳承人,在9月底深圳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上,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為其設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律援助項目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深圳市慈展會文化産品推廣部門還與他簽訂意向,準備向“一帶一路”沿線進行臚溪壁畫傳播。

  沉默了很長時間的臚溪壁畫又要重現江湖,讓吳義廷一掃往昔臉上的烏雲。這位潮汕漢子説,最感激的就是為他提供法律援助的兩位深圳女律師。

  非遺傳承人的苦惱

  在廣東潮汕地區,説起壁畫,最有名的要數臚溪壁畫。這種聞名海內外的藝術是在祠堂、廟宇、民居的墻壁上批刮上貝灰,涂上灰水,勾上墨線,涂彩各樣顏色而構成的一幅幅精美壁畫。

  臚溪壁畫藝術淵源深厚,工藝流程複雜,繪畫時構圖嚴格,用色、畫工精細,是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作品內容與潮汕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大多取材于和諧吉祥的民間傳奇故事,典雅古樸,色彩艷麗奪目,具有獨特的鄉土藝術特色,成為潮汕地區的一張文化名片。

  出生在汕頭市的吳義廷,是壁畫世家,曾參建潮汕、閩南各地祠堂廟宇等古建築項目的壁畫工程,其精湛技藝讓人讚嘆不已,成為臚溪壁畫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2016年,他與其他8位名匠一起獲評首屆“廣東省傳統建築名匠”稱號。

  然而,一段時間,令這位傳統建築名匠苦惱不已,他一身技藝,卻在智慧財産權方面無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到處有人倣冒、剽竊他的作品。他的域名被搶注,壁畫商標申請被駁回,業務市場萎縮,資金短缺,臚溪壁畫正淡出世人視界。

  那時的吳義廷欲哭無淚,嚴重影響到臚溪壁畫的良性健康發展。

  提供智慧財産權法援

  就在吳義廷陷入困境之時,兩位深圳女律師陳健和趙瓊花伸出了援手,為他提供智慧財産權法律援助,讓這位傳統建築名匠受益匪淺,並東山再起。

  這兩位女律師是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在今年8月成立的文化志願者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律服務小分隊的成員。她們得知吳義廷的現狀後,便從深圳趕赴汕頭。在了解吳義廷的法律援助需求和智慧財産權的迫切需要後,很快便拿出一套系統的臚溪壁畫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方案。

  兩位律師法律援助為吳義廷提供智慧財産權規劃,從商標、域名、版權進行保護。為吳義廷進行商標註冊,註冊“臚溪壁畫”商標3件,版權登記23件,並進行域名註冊。同時給吳義廷起草一個檔案和版權資料保管的制度。

  此時的這位傳統建築名匠已囊中羞澀,在為他向國家版權保護中心進行著作權登記時,是律師幫他墊付了相關費用。

  兩位律師説,為更好地為非遺提供法律援助,她們還利用律師事務所開辦的乘法網現有的區塊鏈技術,建立起非物質文化遺産及傳承人、非遺産品數據圖書館,以利於確權止爭,防止對傳統文化作品著作權的侵害和對專利的惡意註冊。這能發掘隱藏在民間的非遺資源,讓一些可能銷聲匿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

  目前,兩位律師已為臚溪壁畫在網際網路上基於區塊連結的智慧財産權,進行存證、確權、授權、保護、託管,並將進行交易、投資,整體提供一站式智慧財産權服務。

  搭建社會化保護模式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不少是以手藝及個體戶的方式進行傳承和傳播,缺乏智慧財産權的保護,被搶注和被侵權現象頻發。他們普遍需要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卻苦於沒有資金和專業人才,而往往維權無門。

  為此,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專項基金,採用網路公開項目推介和募集、基金會統一監管使用、文化志願者專業律師小組執行的三分離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為積極響應和參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法律援助工作,來自深圳的律師從業人員作為文化志願者的身份加入,設計並實現了如下模式:由深圳市慈善會、非遺保護公益基金設立募集平臺乘法網,乘法網將公益基金交給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進行專項管理和監管使用。

  在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上,深圳市慈善會、非遺保護公益基金與廣東省法律援助基金會資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臚溪壁畫傳承人吳義廷,將其部分壁畫、國畫作品捐贈出來,所得的資金又捐獻給基金會,反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公益基金,以持續幫助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非遺傳承人。

  陳健和趙瓊花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是當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她們熱衷於為非遺提供智慧財産權法律援助。

  目前,廣東省有800多個非遺項目,以她們為代表的律師正在積極為一些瀕危的非遺項目做搶救性保護工作,最近已作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社會化模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傳承人提供智慧財産權保護,提供智慧財産權法律援助。針對每一個不同的非遺項目規劃不同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方案,提供網路存證、申請確權,授權及資源數據庫管理和保護、許可使用和交易,投融資全過程,網路以深圳市慈善總會.非遺産保護公益基金的公募方式,讓全社會和民眾關注並支援非遺的傳承和傳播以及為其所提供的法律援助工作。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