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定檔 導演:要成為國産科幻片的突破
原標題:要成為國産科幻片的一次突破
昨天,電影《流浪地球》在中華航太博物館宣佈正式定檔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該片導演郭帆,原著作者劉慈欣,主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吳京等首次全陣容亮相。這也是劉慈欣第一部被搬上大銀幕的作品。
1999年,劉慈欣發表中短篇小説《流浪地球》,此書為他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在故事描繪的未來世界裏,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已無法生存。面對絕境,全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
郭帆表示,他做導演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喜歡科幻片,但他從小就覺得很奇怪,“一直沒有看到國産科幻片”。讓《流浪地球》成為近幾年國産硬科幻電影的一次突破,也是他這幾年創作的動力。
之所以選擇改編《流浪地球》,則是他在比較劉慈欣多部小説後做出的決定。“2015年我看過劉老師的三部作品,覺得《流浪地球》是我們現階段最容易搬上銀幕的一部。”他説,電影除了通過宏大的特效場面帶來視覺奇觀,還以現實為基礎,基於中國文化來創作。片中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對家的情感、對地球家園的依戀,這種“家”的概念是影片定檔春節檔的重要原因。
影片歷時三年籌備,2017年5月正式開拍。拍攝前,團隊製作了8000余格的分鏡、30多分鐘的動態預覽。郭帆專門邀請了四位中科院科學家一同探討,最終建立了一套嚴謹的世界觀。他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才會認同並産生共鳴。
作為原著作者,劉慈欣對電影改編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包容度。他説:“電影跟小説是不一樣的藝術,遵循的規律不一樣。電影的主要創作者是導演、編劇、製片人,對小説肯定會有很大的改動,原著作者也應該理解他們,給他們足夠的自由。”他表示自己很期待看到自己筆下的場景被呈現在大銀幕上,“讓地球變成一個宇宙飛船是很有畫面感的,非常適合大銀幕”。
繼《戰狼2》後,吳京成為該片的主演和出品人之一,他在片中飾演一位中國航太員。“這個角色沒有故意高大上,而是非常人性化的一個父親形象。這一身份最初吸引了我。片中一些父親為兒子無畏付出的情節,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兒子出生時早産,在ICU待了十幾天,病危通知書都下了。當時我想,把我的命拿走都行,請把我的孩子留下來。”吳京説,片中角色讓他感同身受,與其説這個人物是一個航太員,不如説他是一位生怕對孩子有歉疚的父親。
之所以願意接拍該片,吳京坦言,他在郭帆身上看到了當年籌備《戰狼》時孤注一擲的自己。“中國科幻片一直沒有人拍,如果還不拍,又會落後別人五年十年。總得有人去拍,我不支援,誰支援呢?我是抱著當炮灰的心態來拍的,但也許這事兒就成了呢?”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