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輝版《茶館》:經典重塑,如何與今天對話
孟京輝版《茶館》有人回味無窮有人中途離場
經典重塑,如何與今天對話
第六屆烏鎮戲劇節的開幕大戲是孟京輝“重塑”的老舍經典《茶館》,這部經典被孟京輝用極其當代的方式解構演繹,讓觀眾捲入了一場當代美學風暴。在之後的“小鎮對話”上,孟京輝和多位戲劇專家以《經典的重新演繹》為主題,探討了關於經典改編的種種觀點,孟京輝認為,“藝術家有對經典重塑最樸實的權利,但要真正地和今天進行對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這版《茶館》給老舍經典文本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烏鎮西柵評書場舉辦的這場小鎮對話上,嘉賓除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茶館》導演孟京輝,還有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德國著名戲劇學者漢斯-蒂斯·雷曼以及德國知名戲劇藝術家塞巴斯蒂安·凱撒。其中,凱撒擔任了此次《茶館》的戲劇構作。
經典改編非常容易引發爭議,孟京輝版《茶館》,有觀眾看完後回味無窮,也有觀眾表示“一言難盡”,還有觀眾中途離場。一開場,所有演員身著白衣黑褲的現代裝,坐在舞臺上高低不同的各個空間,以接近吼叫的方式讀出《茶館》中的臺詞,開始了對《茶館》的當代重塑。之後,每一幕老舍《茶館》原劇本中的對白,和由此生發出的新的劇情與臺詞穿插進行……
沈林認為孟京輝版《茶館》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讓我覺得老捨得作品變得更加豐富了,至少逼著我們去想一些曾經看作品的時候從來不曾想過的東西。”
雷曼認為孟京輝版《茶館》給老捨得經典文本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靠戲劇的方式來呈現戲劇化的文本,而且保留了老舍先生原作文本的原汁原味。通過大量舞臺技術闡釋文本的方式也讓這版《茶館》擁有重新闡述文本的意義。”
孟京輝版《茶館》中,有些橋段不是來自原作,但是埋藏在原作當中。“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原作不尊重,這恰恰意味著我們對原作極大尊重。”雷曼很高興這個作品裏有太多的現場性和自由度,“看這部劇的觀眾,有的説跟他們期待的有些不一樣,有的説預計到了就是這樣一個結果,他們對原著也産生了不同見解。這樣一個闡釋方式使得作品與觀眾産生了一個更好的聯繫。”
與作者對話,然後用新的舞臺形式重新闡釋
對於經典,沈林認為最不好的一種態度就是把它放在磁片架上,“我覺得這樣經典就不再是經典,而是標本了,是死的。怎麼樣是活的呢?我覺得其實是一種與作者的對話,覺得和作者是有話説的,是親切的。”
這次中德合作《茶館》,是凱撒首次接觸中國當代戲劇作品。“首要的一步就是怎麼樣去接近老舍。”他回憶開始創作《茶館》的初期,不僅看了《茶館》,也去了老舍紀念館和關於《茶館》的一些博物館。
真正開始排練從9月開始,但是從2月就已經開始討論大量文本。“我們用這樣的方法,讓壓在我們身上的大山一點一點挪開。其實這座大山的重量不僅僅來自作品本身,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給予它的名譽。然而也是因為這種原因,我們更應該去改變經典,讓它與我們産生交點。”凱撒説,“討論原作文本也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讓我們更好地明白它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核心人物又有怎樣的內在可供挖掘。”
比如,他們最開始對王利發這個角色産生了興趣,發現女性在老捨得《茶館》裏雖未明顯置於臺前,但隱隱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比如王利發的妻子、小丁寶這樣的角色都有豐富的內核。“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想像她們,説不定她們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是完完全全的一部新的戲。”
聽完凱撒的分享,雷曼表示:“對於原作當中人物臺詞性格所有一切做好足夠研究,然後用新的舞臺形式重新闡釋呈現它,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認為當代戲劇的創作是對經典的一個破壞。對此,凱撒強烈反對,“我們不是在破壞經典,而是重新去好好地讀這個經典,然後從裏面把它更多的能量帶出來,最後放入我們自己想要放入的新生的東西。”
與今天對話,經典要與當代取得聯繫
經典為什麼能夠成為經典?雷曼認為,“是因為它們可以一代一代去反覆閱讀,去理解,去感染。我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共同目標去創新戲劇。”
孟京輝版《茶館》運用了很多手段去把傳統戲劇的內容用當代戲劇的方式通過形變來展示。“這樣的舞臺裝置,我不太常見。這個運用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讓觀眾能夠與當代取得一些聯繫。比如説,在文本中互相的穿插,有一些文本不是來自老舍原作而來自其他原作文本,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跟老舍原作文本有一些關聯。”雷曼説。
“我們總是會不斷地去重新闡釋經典。對於經典作品的重新闡釋,通過對戲劇的重新構作、代入,創作出自己的觀念融入當時的環境,去重新理解。”雷曼説,“保持經典、傳統和不斷創新、突破總是存在矛盾。如今對於戲劇可能會産生的一些解讀其實也是來自這個方面。”
作為《茶館》的導演,孟京輝對經典的理解是“偉大的經典、偉大的當代、偉大的傳統”。他表示,“對我的創作來説,肯定要對經典做一個重塑。我覺得藝術家有對經典重塑最樸實的權利。關鍵是你懷著怎麼樣的心去對待經典。如果你沒有真正地和今天進行一個對話,我就覺得太慘了。有各種各樣的創作實踐能夠讓這種對話變得對我們當下更有意義。”
排演《茶館》的過程對孟京輝來説是一個不斷探求的過程。他説:“我天天都在迷路,但我喜歡這樣,這是一次對老捨得精神拜訪,而不僅僅是依照他的劇本來做戲劇。我不是為了挑戰,我一方面想把《茶館》裏最精彩的部分傳承下來,另一方面是傳承表像之外的,《茶館》裏關於精神的東西。”
經典醒來時—— 烏鎮戲劇節上還有這些經典被改編
除了開幕大戲《茶館》,今年的烏鎮戲劇節“經典醒來時”單元還有不少作品對世界經典進行致敬和再創作。
來自羅馬尼亞錫比烏國家劇院的國寶級導演希爾維烏·普卡雷特將帶來貝克特作品《等待戈多》。在普卡雷特的解讀裏,貝克特的戲被賦予了電影的質感,讓觀眾在現實的對白中,在非現實的、非理性的、虛擬的夢境之間徘徊。該劇由康斯坦丁·基裏亞克和瑪麗安·拉萊亞主演。
印度導演迪潘·斯瓦爾曼的《卡里加裏博士的小屋》是在中國市場難得一見的印度當代戲劇作品。該劇改編自1920年德國表現主義的同名電影。憑藉對舞美和材料的大膽運用,迪潘對原作經典的重新解讀既高度碎片化又在概念上保持完整。這齣戲不僅是對希區柯克的致敬,更是一部層次豐富、引人入勝的心理驚悚劇,帶著強有力的心理學內涵。
此外,該單元也有幾部來自中國導演的佳作。
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已在全世界範圍內上演了400年,改編版本無數。這一次,兩位中國青年導演余鳳霞、陳濤合作改編的《皆大歡喜》,運用中國傳統戲曲等獨特的舞臺表達,玩出一個別具活力的“莎士比亞”。唱念做打談情,莎士比亞説愛。這部劇將贈給觀眾一劑關於善良與愛情的人生良藥。
《小王子之風沙星辰》圍繞“兒時記憶”與生命的關係,對法國著名作家聖·埃克蘇佩裏最成功的兩部作品《風沙星辰》和《小王子》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建構,由中國青年導演柯魯編劇兼導演。
青年導演孫曉星將攜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年輕演員帶來契訶夫的《櫻桃園》。
相關連結 話劇《老舍五則》巡演即將再臨廣州
林兆華導演的話劇《老舍五則》將再次登陸廣州,于11月3日~4日在廣州友誼劇院連演兩場。
《老舍五則》改編自老捨得5個短篇小説,由林兆華導演,舒乙擔當藝術顧問,著名表演藝術家雷恪生和實力派演員李誠儒、徐德亮領銜主演。話劇以現代戲劇的表現手法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劇。抑揚頓挫的鄉音,血肉豐滿的老少爺們兒,衚同裏的人情冷暖,老北京的苦樂人生,一一在舞臺上展現。
這出林兆華導演的經典,7年間已經在全國經過了百場的錘鍊,所到之處有笑有淚,有叫好有嘆息。該劇巡演上海站近日完美謝幕,三場演出大獲好評。有觀眾如此評價,“的確京味兒。舞臺乾淨,節奏明快,到底還是老捨得底子好。不得不感慨,北京人可真能説、真敢説。最後要叫個好,為老捨得妙語——這人生呀,不過就是鬧著玩的。”
“老捨得故事,再短也是人生。”被稱為“中國當代話劇活歷史”的雷恪生面對觀眾總是如此表示,“我們還是要把掌聲送給老舍,他是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北京話劇在廣州演出,很多人擔心觀眾無法領略老北京話劇作品的韻味。但該劇前年在廣州上演就受到了觀眾青睞,畢竟,《老舍五則》無論作品本身,還是演員表演,都屬於上乘之作。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雷恪生表示,《老舍五則》演了多場,所到之地都能聽到臺下的叫好聲,團隊也曾擔心因為講的是北京話,有些地區的觀會聽不懂,但後來發現,就連香港觀眾的反應也很熱烈。在雷恪生看來,“每個觀眾都可以從老捨得故事裏找到自己”。
聊到自己年過八旬還熱心舞臺,雷恪生直言,自己選擇舞臺的原因是,唯有站在臺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與觀眾的交流與互動,這是一個演員最幸福的時刻。
而在30年前曾演繹過《雷雨》的李誠儒,也在時隔多年後再度回歸舞臺,在《老舍五則》的三個故事中擔當主演。他表示,“這些年一直在演電視劇電影,去年一年我就拍了150集電視劇,平均一天拍20場很正常。在這個強度下,我的演技在舞臺上不成問題。”
此番在廣州上演後,《老舍五則》還將於11月24日~25日在江蘇大劇院,12月1日~2日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演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