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人臺“混搭”京劇獲好評 家長裏短中的情感傳承

2018年10月22日 09:0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10月20日電 題:二人臺“混搭”京劇獲好評 家長裏短中的情感傳承

  作者 烏婭娜

  連續4天的演出,新創京劇《大盛魁》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這部劇首次完成“京腔”與“蒙韻”合體,將國粹京劇與地方戲曲二人臺相融合,帶給眾多京劇票友和二人臺愛好者很多驚喜。

  主演之一、二人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武利平在演出後感慨道:“這次兩種戲曲的合作是‘空前’的,二人臺在中國的戲曲中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劇種,而且是在少數民族地區,與京劇融合,我很忐忑。”

  因劇目大多采用一醜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臺。起源於山西,成長于內蒙古自治區,是流行于內蒙古中西部及山西、陜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

  二人臺在內蒙古地區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演員用詼諧幽默的方言、小曲兒演繹尋常老百姓家長裏短的事情。然而在這部戲中,為了使二人臺更好地融入京劇,創作團隊前後修改了16稿劇本。武利平告訴記者:“我們首先要尊重藝術規律,在主體藝術京劇的框架中加入二人臺的元素,二人臺的臺詞比較隨意,但是在劇中就不能太‘走樣’,既要有戲曲的樣式,又不能失掉二人臺的詼諧幽默。”

  從第一次演出到現在,武利平在二人臺的舞臺上活躍了近50年,他反串演繹的老太太形象深入人心。他説:“我想在有生之年,給後人為二人臺留下點什麼,就像這次二人臺和國粹同臺,如果觀眾覺得沒有‘糟蹋’了京劇,那就是對二人臺的一次提升。”

  他還比喻道:“如果説京劇是‘國標’,那二人臺就是‘地標’,我們有這麼好的群眾基礎,是不是也得追一追‘國標’。”

  然而地方戲曲在傳承發展中仍避免不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文化的喜好有更多挑選餘地,藝術種類也越來越多,二人臺的觀眾群體是50歲以上的老人,這是令人尷尬的情景,一門藝術在你還在從事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拋棄你。但是我也不悲觀,我們抱住老人,發展中年人,吸引年輕人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武利平坦言。

  武利平以此劇來創新發展二人臺,但他也告誡年輕的二人臺演員在打開大門借鑒其他藝術形式的同時,避免盲目追求噱頭,要將二人臺真正可以利用的元素揉到其他藝術形式中。

  “文化的力量是一種情感的傳承,只要你看到這個藝術,就能讓你産生共鳴,二人臺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唱的曲,能讓我爺爺開心,也能讓我孫子開心,將來,我的孫子再告訴他的後代,這是我的爺爺最喜歡的曲兒。我相信現在的年輕人需要這樣的情感傳承。”武利平語重心長地説。

  80後觀眾王楠在演出結束後説道:“以前覺得二人臺特別‘土’,但是當自己慢慢長大才明白,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才是生活本身。”(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