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共話“書生救國”往事

2018年09月20日 10:52: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考古學不僅映照五千年輝煌的文明,也折射出近代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愛國情懷,這本書的出版有利於更多人來了解我們的學術和文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9月18日在“兩岸共話書生救國,探尋烽火文化傳承——《朵雲封事》新書座談會”上説。

  在“9·18”這個中華兒女共同銘記的悲愴之日,與會兩岸嘉賓共同撕開了中國近代史“書生救國”的信封,烽火文化傳承者的群像躍然紙上。與會者呼籲,兩岸有識之士及海外廣大學者共同思考如何接續文脈,一道守護燦爛的文化中國。

  摹畫知識分子群像

  《朵雲封事》係臺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之子李在中所著,書名有著風雅的典故。“朵雲”的講法,源自唐朝能臣韋陟在信函最後所寫、形似雲彩的署名,後演繹成信紙的雅稱。“封事”本指密封的奏折,後引申為信封之意。

  20世紀30年代,愛國知識分子蔡元培、傅斯年、李濟等奉“科學研究”為圭臬,在“教育救國”理念下,提議建立集典藏展覽、學術研究、公眾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希望通過整理文物、研究歷史,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樹立民族自信心。由此開創中國集科研與教育于一身的博物館建設先河。

  撕開中國近代史的信封,李在中以其父李霖燦“中央博物院的悲劇——記博物院事業中一項理想的真精神”一文為出發點,結合近70年親歷親聞,用15年時間寫出30篇文章,並配以300余幅全彩珍貴歷史圖片及書信手跡,較為完整地還原與講述了1933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之後,到1965年併入臺北故宮博物院間所經歷的暫駐李莊、渡海東遷、蟄藏北溝與合符雙溪等階段。

  勠力維護中華文明

  李在中在座談會上説,抗戰期間,雖國家遭受災難,但多難興邦,在艱困的環境下,傅斯年、董作賓、李濟、潘天壽等一代知識分子堅守愛國信念,用輝煌燦爛的成就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書生救國”的故事。他們為中國近代科學考古文博事業、民族社會學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體系的發展貢獻良多,也為日後中國人文藝術學術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世紀國畫大師潘天壽之子、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的潘公凱對記者説,《朵雲封事》記錄了一代知識分子真實的生活,每個細節都核對過,非常可信。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重溫那個非常艱苦的年代。人們把中華傳統文化的文脈保存下來,而且保存得那麼完整,一點不受損傷,這對當下的年輕人非常有教育意義。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張平在書面致辭中説,此次座談會更深更高的意義並不在一本書、一個人,而在於中國文化傳承和發揚。本書是一個榜樣、一個開始,新時代兩岸及海外中華兒女的新使命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為建立人類文明共同體作出中國獨特貢獻。

  我們越來越有信心

  潘公凱認為,如今臺灣當局用政治區隔和否定文化,將文化貼上政治標簽的做法是錯誤的。“臺當局在博物館和教科書上的‘去中國化’非常不應該,因為臺灣的文化傳承跟大陸是分不開的。”

  “中華民族經歷了許多次外患內亂,每一次只會讓中華文化更加堅強,我們對此越來越有信心。”李在中引用“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的話告訴記者,中國歷史是人類全部歷史的最光榮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人類的背景上面,它的光輝才顯得更加鮮明。“這讓我們對中華歷史文化有無窮的信心。”

  座談會上,“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之女、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作為親歷者,分享了常書鴻在抗戰期間成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故事。知名建築歷史學家梁思成外孫女于葵分享了梁思成與“中央博物院”的建院點滴。故宮博物院文博專家朱家溍之女、紫禁城出版社副編審朱傳榮則訴説了兩岸故宮人無法割捨的文化故事與情感紐帶。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