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門源發現一處摩崖石刻藏經 專家建議儘快保護
新華社西寧8月22日電(記者趙雅芳)記者22日從青海省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文物研究專家一行日前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崗龍溝石窟寺考察時,發現一處摩崖石刻藏經,是目前青海省境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經。
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中心館員張海鳴介紹,該摩崖石刻藏經位於門源縣東川鎮麻當村公路旁的一處岩壁上,發現時被近10釐米厚的苔蘚雜草覆蓋,非常隱蔽。整塊石刻長約2.5米、高約3米,經文由梵文、藏文組成,主體文字採用平雕陽刻,字體碩大、清晰,排列整齊,佈局合理,雕刻刀法精細流暢,是目前青海省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經,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文物研究保護價值。
經專家翻譯,摩崖石刻藏經的上部為藏文觀音禮讚詞,中間是梵文六字真言,下部為藏文六字真言、回向文(佛教語,意為法會結束時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及功德無量讚文。
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葉玉梅告訴記者,石刻所在位置距離當地的崗龍溝石窟寺和班固寺較近,因此專家推測,經文可能由雕刻造詣深厚的寺廟僧侶所刻,距今約200年至300年。
“苔蘚雜草對石刻起到了保護作用,才能保存如此完好。”張海鳴説,摩崖石刻藏經的發現是一個驚喜,但從文物保護角度看,也為它的後續保護帶來一定隱患。當表面雜草被清除後,經文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風蝕雨淋和人為破壞。因此,專家建議,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儘快採取措施,對該摩崖石刻加以保護。
門源縣文物部門已在第一時間對石刻加固圍欄進行保護。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專家已對石刻經文做了初步鑒定,後續還將對石刻進行拓印,研究具體雕刻年代、雕刻藝術及藏傳佛教經文內容等,並將在明年舉辦的青海岩畫石刻藝術展上展出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