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津冀名家同臺對決 角逐河北梆子“十大名旦”

2018年08月20日 10: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京津冀名家同臺對決 角逐河北梆子“十大名旦”

  中新網廊坊8月19日電 (記者 高紅超)19日,《誰與爭鋒——京津冀河北梆子新“十大名旦”誕生記》正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緊鑼密鼓地錄製當中。京津冀三地的16位河北梆子旦角名家齊聚一堂,為“十大名旦”的誕生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也將為戲曲愛好者獻上豐盛的視聽盛宴。

  河北梆子從山陜梆子衍化而來,在京津冀孕育成熟。曾經,一代又一代的大家登上歷史舞臺,蜚聲全國,以至於成就了京津冀地區“凡市井處,皆聞梆子腔”之盛景。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河北梆子同很多劇種一樣面臨戲曲院團生存維艱、戲曲人才難以為繼的窘境。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為唱響河北梆子,見證河北梆子重振雄風,這檔節目創新性地將傳統戲曲與現代傳播手段結合,並引入競技方式,通過小組賽、準決賽、突圍賽的形式來決出“十大名旦”,並將評出“十大名旦”榜首。

  節目的另一大亮點是邀請的7位評委都是來自相聲、崑曲、文化、電影、出版等行業的“大咖”,包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德雲社班主郭德綱,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洵澎,散文理論先行者、絲路文化推廣者肖雲儒,著名影視劇導演高群書,著名出版人、作家、《讀庫》主編張立憲,中國古代文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韓田鹿,著名表演藝術家、86版《西遊記》孫悟空扮演者六小齡童。

  為什麼要請“外行”來給河北梆子“號脈”?該節目總導演、總策劃、主持人白燕升表示,評委們看似與河北梆子毫不相干,但他們可以通過從不同角度、維度來看河北梆子,豐富人們的認知。

  參與此次比拼的16位演員均是河北梆子一線旦角名家。評委郭德綱笑稱,“把眾多好角兒集中到一個臺上來,我得給票錢才對。”

  這些名家身上,不乏感人故事。例如,離開舞臺16年的河北藝術職業學院老師劉文靜早已沒有班底,為表演《陳三兩》選段,她特意定制了戲服,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的王洪玲則將劇團演員叫來為劉文靜助演;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范麗麗剛剛做完一場手術不久,身體還未恢復到最佳狀態時依然堅持登臺。

  在小組賽中,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名家楊麗萍主動讓節目組將徒弟張翠香與她編為一組。當問及早已成名成角兒的楊麗萍為什麼要來到這個舞臺,她説,“為了我們這個劇種,我們有責任傳播和弘揚河北梆子。”楊麗萍同時表示,她不怕學生超越老師,學生只有超過老師,她才高興。

  在比賽現場,對河北梆子前途的探討不絕於耳。作為河北人,高群書從小聽河北梆子長大。他認為,河北梆子有其獨特魅力,但必須與未來接軌,和時代同步,讓年輕人去聽,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今年77歲的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洵澎亦認為,戲曲需要年輕人的支援,但只有在傳承好的基礎上才能談創新。

  現場還有來自京津冀三地21家媒體組成的媒體評審團。中國電視報媒體人王雪説,對於她這樣的年輕人來説,河北梆子與她是有距離的,但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她與臺上人物一起,或悲,或喜,有時看得手心出汗,有時看得鼻子發酸。

  “我能坐下來感受,聽進去和看進去,相信其他觀眾也會和我一樣,只是缺少這樣的機會。”王雪認為,觀眾需要引導,也需要培養,希望這樣的節目能給大家一個重新認識和打量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機會。

  著名出版人、作家、《讀庫》主編張立憲也感慨地説,對於從小生長在燕趙大地農村的他來講,河北梆子就像“胎教”一樣。“小時候農村過年要唱戲,農村的紅白事也都有河北梆子的戲。”張立憲説,這檔節目就像重新喚醒了從小深埋在他們血液裏的基因,讓他們得以重溫兒時“胎教”的聲音。

  “戲曲界有些人已經一票難求,希望河北梆子也一樣。”張立憲説,希望有人願意看戲的時候還有人在演。(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