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只是浪漫
牛郎織女的故事如何與七月七日這一天聯繫在一起?讓我們一起品味——
七夕不只是浪漫
《桐蔭乞巧圖》,選自清代陳枚繪《月曼清遊圖冊》,細緻描繪了宮廷婦女的生活場景。古代七夕乞巧有這樣一種方法,即乞巧者將一束銀針撒入水中,觀看銀針排列出的圖形,圖形越好看,乞巧者的手就越靈巧,這幅圖柱前幾位婦女,圍著一隻碗站立,齊齊望向碗內,應該看的就是銀針排列出的圖形。
説到七夕,人們總會想起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相傳每年七月初七,人間喜鵲便飛到銀河上架起鵲橋,平時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得以重逢,訴説別離之苦。除了寄託著對忠貞愛情的嚮往,七夕節也蘊含著男耕女織、勤勞持家的傳統文化內涵。
七夕起源
七夕節與牛郎織女的傳説密切相關,而關於牽牛織女星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詩中的“漢”就是銀河,織女、牽牛、啟明、長庚、天畢、南箕、北斗都是星名。詩人怨織女織不成錦緞,牽牛不能拉車載物,由此可見,至遲在西周時期,人們就命名了牽牛、織女二星,而且把織女星想像成一個紡線織布的女子,把牽牛星想像成一個牽牛郎,也有學者認為,此時的牽牛星還沒有人格化,只是一隻駕車之牛。雖然在這首詩中,我們沒有看到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卻也能遙想到遠古時代男耕女織的生活場景。
那麼,牛郎織女的故事又怎麼會與七月七日這一天聯繫在一起呢?有學者認為,“七”在周易的封爻辭中有反覆、歸來的意思。在後來的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在七月七日相會,與“七”本身具有的內涵或有一定關係。古代典籍關於七月的天象提到“初昏,織女正東向”,七月的黃昏,人們仰望星空,便會看到明亮的織女星最先出現在深邃的天幕上,而牽牛星位於織女星東方稍偏南的地方。兩顆星隔著銀河,遙遙相望。此時,暑氣漸消,天氣轉涼,人間織女開始紡線織布,準備寒衣,迎接即將到來的肅秋和嚴冬。古人根據物候與星象確定時令,到了七月,就意味著到了女工夜績的時節,織女們一邊勞作,一邊淺吟低唱,思緒裏興許會閃現出自己的丈夫或情郎吧。大概天上牽牛織女星的相守相望,正是民間百姓對夫妻同心、男耕女織的美好生活嚮往的感情投射。
從西漢時起,記載牛郎織女故事的文獻大量出現。《史記》載:“織女,天女孫也。”這裡的“孫”是“名”的意思,也就是説,織女是天帝女兒的名字。《淮南子》載:“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元狩三年(西元前120年),漢武帝在長安西南開鑿昆明池,模倣牽牛、織女二星隔著天河遙遙相望的情景,在昆明池的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石像。《關輔古語》中説:“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牽牛、織女于池之東西,以象天河。”東漢時期,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發展,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説:“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魏晉南北朝時,曹植的《九咏注》説:“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南朝殷蕓筆下的牛郎織女故事就更加生動了:“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
可見,牛郎織女的故事一直在不斷演進,有學者認為,到了唐宋以後,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逐漸定型,成為我們今天熟知的經典傳説。
穿針乞巧
七夕乞巧之俗産生於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彩女也就是宮女,她們在七月七日當天穿針以顯示針織技巧,以此祈求擅長女紅。這也是現存最早的穿針乞巧之俗的記載。
南朝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説:“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七夕聚會之時,陳設瓜果祭獻,以表達對織女星的崇敬之情,祈求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活。
乞巧之俗到了唐代更為興盛,《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對於當時的熱鬧情景,我們還可從不少關於七夕的唐詩中得到印證。祖咏的《七夕》寫道:“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七夕這晚,少女們爭相向織女乞巧,即便夜色已深,少女們仍興致未減,至於誰乞巧成功了,明天咱們來比試比試針線活才知道。當時,在人們看來,這個節日應該是屬於女性勞動者的節日吧。乞巧不僅僅是祈求精通女紅,還應有希望自己更加聰明伶俐、善解人意,以及憑藉自己的勤巧當好賢內助的樸素願望,體現了古代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七夕夜,與穿針乞巧比較接近的習俗還有守夜乞願。當晚,人們仰望夜空,“待看星橋夜渡雲”,並對著牽牛織女星許下心願:有人乞富求子,還有人祈盼擁有美滿的愛情與婚姻。
曝書曬衣
七月七日曝書曬衣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兩漢時期。古書記載:“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閣,常至七月七日,宮女出後衣登樓曝。”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説當日“可合藥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其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止書籍與衣服被蟲蠹。
説到曝書,東晉王隱所著的《晉書》裏還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司馬懿以患有風痹病為由,婉拒曹操徵辟,後來曹操命人暗中去調查,發現司馬懿七月七日還在家中曬書。得知真相後,曹操再次遣人徵召司馬懿出仕為自己效力,並且放出狠話:“若復盤桓,便收之。”無奈之下,司馬懿懼而應命。
《世説新語》中有兩則關於七月七日曬衣曝書的故事也頗為有趣。一則是阮鹹曬衣的故事:“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挂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阮仲容即阮鹹,阮步兵即阮籍,阮鹹對於有錢人家借曬衣誇富的風氣極為蔑視,七月七日他挑了一件自己的破舊衣服來曬,故意要營造出一種強烈的反差以譏諷時弊。還有一則“袒腹曬書”的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把曬肚皮説成是曬書,以此表明自己博覽群書、滿肚子都是學問,雖然有些清高自傲,卻也透著幾分可愛與幽默。
據説,七月七日還是魁星的生日,因此這一天除了有“拜織女”的習俗外,古代讀書人還有“拜魁星”之俗,以期能“一舉奪魁”。此外,有些地方還有觀巧雲、做巧食、吃巧果、為牛慶生等習俗。這些七夕習俗都很接地氣,具有鮮明的農耕文化特色。對於尋常百姓來説,他們在仰望星空,給兒孫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時,既有對美滿姻緣、豐衣足食的祈望,也在其樂融融中將忠貞不渝、淳樸善良、克勤克儉的傳統美德印刻在了記憶深處,如此一代代傳承下來,滄海桑田、斗轉星移,至今依然散發著特有的文化魅力。(翁宏業)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