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果國寶會説話》:與文明的超時空對話

2018年08月09日 15:23:00來源:光明日報

  《如果國寶會説話》:與文明的超時空對話

  在電視熒屏上,紀錄片讓歷史畫卷和人文情懷與當下的觀眾相遇,讓自然世界與社會故事在光影交織中上演。在網際網路上,紀錄片的傳播渠道和觀眾的收視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腦和移動端開始成為“新寵”,這豐富了觀眾觀看紀錄片的路徑,也對其在內容與語態上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如果國寶會説話》系列紀錄片,就開創性地在電視藝術中融入了網際網路思維,以活潑語態講述國寶,多元形式傳播國寶,這一系列跨媒體傳播方式,令國寶真正實現了與年輕人的互動,讓文化得到了更為生動而有效的傳承。

  為了讓優秀的電視藝術作品抵達網際網路受眾、年輕化受眾,《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創作者以“索引”的形態,對數量與種類繁多、各有精彩生命的歷史文物進行精心挑選,以最精煉與高效的語言表述與視聽表達,在5分鐘之內完成對一件文物的敘事。這樣的時長設定在最大程度上考慮了電視紀錄片在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時所應具備的相應特質,但相比于長篇幅的紀錄片,在取捨之間也更加艱難。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創作者的目光跨越8000年,足跡遍佈全中國,他們在拍攝的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余處考古遺址中,從全國380多萬件珍貴文物中,精挑細選了100件國寶,再精心去凝練100部短片。這讓這套文物類紀錄片,既具備了文博領域的專業水準、電視播出的高品質,又從誕生之初就具有了符合網際網路傳播中碎片化、年輕化的特質。在具體呈現時,為了彌合文物與觀眾之間的時空距離感,《如果國寶會説話》摒棄了大多數文物紀錄片厚重嚴肅的表述風格,轉而在平等的對話中“傾聽”文物自己的“聲音”,捕捉文物背後人的生命氣息,再以現代人可感可觸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黏土動畫“萌化”了鷹頂金冠飾背後匈奴與漢民族的關係,揭示的是草原文明與整個中華文明進程不可分割的親密關係;博物館的“大明星”東漢説唱俑在當時的社會卻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地位,只能淪為“找不到女朋友”的“剩男”;鐳射掃描技術填平了兩千年時光的滄海,讓戰國水陸攻戰紋銅壺的“桑田”重又茂密如初,戰國時代的射禮、征戰、採桑等日常清晰得倣若親見……活潑的表述背後不是刻意的討好,而是滿懷誠意的“工匠精神”,是製作者對文物與時代關聯的深刻理解。歸根結底,文物本身就不是冰冷沉默的概念,它們也有自己的溫度,有自己的故事的,而《如果國寶會説話》所做的,不過是給了文物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更有“人味”的口吻講述自己的“造物者”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創造力與智慧,從而幫助觀眾以更生動的方式定位相應時代的特質、生産力與文化特點。

  在電視創作者奠定的良好內核的基礎上,《如果國寶會説話》通過各類形態的二次創作,以多姿多彩的樣貌,令文物更加鮮活生動地呈現。為文物量身定做的平面海報以生動而凝練的文字配上文物的美麗身影,擊中了中國人的文化心靈。“因為刻骨,所以銘心”是甲骨文的平面海報上的字符,“何以為尊,我有中國”是何尊的平面海報上的語句,充分彰顯了文物自身的特性。此外,《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二季在多元表達上更加推進了一步,通過一系列H5産品、視頻動態海報等更加新穎的形態,引發用戶互動評論。廣大觀眾與網友一度驚嘆,這些文物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曾經承載的生命故事,那樣令今人有所共鳴,它們曾經踏入的那條歷史河流,就在我們腳下生生不息地流淌。

  通過在創作之初就融入網際網路思維,通過在表達之時採用的活潑語態與多元形態,《如果國寶會説話》把跨越時空、超越時代、富有永恒魅力、具有長遠價值的文化精神,進行了有力的弘揚與傳播。古老的歷史文物、永恒的文化生命,與新興的媒體形態,實現碰撞與交融,在紀錄片開創的這樣一種跨媒體傳播路徑中,文化的血脈在延續,文明的基因在傳承。

  (作者:張梓軒,係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